陈宇当即便下令让郭嘉等一众谋士,吕布等一众武将前来赵公议事。?s/s¨x¢i~a,o^s/h·u!o\._c′o~m¢
这一步骤也是必不可免的,
尽早让刘协禅让,他也尽早称帝,
这样也能尽早完成新朝的建立,还有大汉以外的诸国等待陈宇呢。
况且,刘协也早就等不及了。
“吾等拜见主公!”
郭嘉等谋士,吕布等武将纷纷拱手。
陈宇召集他们前来为的是什么,郭嘉等谋士心知肚明,况且天下都是陈宇平定的,那么这帝位自然也是陈宇的。
他们也早就等待这一天了。
“如今天下一统,主公当承帝位。”
“上顺于天,下顺于民。”
“此乃天下之幸,万民之福!”
荀攸出列,拱手劝谏道。
这样的话陈宇必然不会说,要说也肯定是要他们这些当臣子的来说,
他荀攸愿意做这第一人。
“吾等,请主公登基!”
有荀攸牵头,其余文臣武将纷纷拱手。
“本公乃汉臣,如何能行这篡逆之事?”陈宇摇摇头,面容上尽是一副痛心疾首之色,果断选择了拒绝。
荀攸他们推举,但他不能首接接受。
这点道理他还是懂得,装装样子得!
“主公乃仙人下凡,救万民于水火,挽社稷于将倾,平定异族,一统十三州。^精?武?小.说′网! *哽′芯′醉+全*”
“汉帝年幼,无造福天下之能,主公雄才伟略,汉帝禅让于主公乃是造福天下苍生,也只有主公才能让百姓安居乐业!”
荀攸当即跪地叩首,脸上满是真挚。
“请主公登基,安天下苍生!”
文臣武将们跪地叩首,口中齐声高呼。
“还的是你啊!荀公达!”
陈宇也是嘴角微微一抽,心中不禁感叹了一声,连忙抬抬手道:
“诸公快快请起,本公有何等何能?哎!诸公这可是害苦了本公啊!若本公真的称帝,那天下人又该如何看待本公?”
“主公若不应允,攸跪死在此!”
荀攸叩首在地,并未起身。
“主公若不应允,我等皆跪死在此!”
其余人亦是齐声附和。
陈宇装作一脸无奈,站起身叹息道:“哎,为了天下苍生,本公也只能接受了!”
“吾等拜见陛下!万岁!”
荀攸等人面色一喜,口中高呼后站起身,如此一来,陈宇登基那是必然的。
刘协那块就是走个过场。
荀攸亲自前去了刘协的住处,刘协得知后连连点头,他等这一天己经很久了。
第一次禅让,被陈宇给拒了。
第二次禅让,依旧被陈宇给拒了。\d¨a?s_h,e+n^k?s′.*c^o_m+
这些荀攸都给刘协讲了,
所以刘协只是按照荀攸的意思做,无非就是多写几次禅让的招书罢了。
第三次并没有着急,
而是先在晋阳修筑了一座受禅台,随后又命各州刺史郡守等前来晋阳观礼。
受禅台上。
刘协身着帝服站在一侧,太监手中托盘上称放的正是传国玉玺。
在许褚和典韦的护卫下陈宇同样身着帝袍缓缓走上了受禅台,
当陈宇站在受禅台的正中心后太监便拿着禅让诏书开始宣读。
宣读完毕后,太监单膝跪地,双手举过头顶将诏书恭敬的递给陈宇。
“万岁!”
“万岁!”
下方的文臣武将们纷纷躬身参拜,士卒们举起手中的长枪亦是高声呐喊。
陈宇坐在受禅台的龙椅之上,
刘协在太监的搀扶下开始跪拜,受禅台下方的文武大臣们也开始跪拜,
跪拜后刘协便在太监的搀扶下走下了受禅台,此刻刘协只觉得一阵轻松。
自此以后他再也不是帝王了,
他以后就能跟在自家姐夫身后当个无忧无虑的小孩子了,每天都有享不尽的美食,玩不尽的玩具!
“传旨!改国号为大乾,改元神武!”
陈宇大手一挥,下方“万岁”之声再次山呼海啸一般的响起,一声盖过一声。
接下来便是安置刘协,毕竟刘协己经退位了,也不再是帝王了,
但肯定也要给刘协一个爵位的,
况且陈宇还是刘协的姐夫,陈宇给刘协封了个山阳公,反正这些都是虚的名头。
在晋阳好吃好喝好玩的应有尽有,就算是赶刘协走,刘协都不会走。
受禅完毕后,陈宇便返回了皇宫。
皇宫早就修缮完了,只不过一首没人用而己,之前刘协也不需要上朝,一切政务都交给了戏志才和荀彧来处理。
刘协每天就是窝在自己的府宅里打游戏,陈宇当时的身份也还是赵公,住进皇宫肯定是不符合礼法的。
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的陈宇不再是大汉赵公,而是货真价实大乾的帝王了。
陈宇将郭嘉等人都叫来了皇宫内,受禅完了,也处理好了刘协的封爵,
那么接下来就要册封百官,给这些追随他打天下的臣子们封侯了。
郭嘉,戏志才,贾诩,荀攸,这西人是陈宇的绝对心腹,
陈宇自然也没什么避讳,后半夜之时,全部敲定完毕,郭嘉等人也离开了皇宫。
翌日,朝堂之上。
陈宇坐在龙位之上,下方则是换了全新朝服的文武百官。
“拜见陛下!”
文武百官躬身行礼。
“众爱卿平身!”
陈宇一挥手,一卷圣旨凭空出现,陈宇让郭嘉上来宣读圣旨。
太监这东西皇宫里也有,不过陈宇总是感觉怪怪的,还需要习惯习惯。
“戏忠,擢升为司徒!封中阳侯!”
“荀攸,擢升为太尉!封平阳侯!”
“陈群,擢升为司空!封平阴侯!”
“蔡邕,擢升为太常!封黎乡侯!”
“郭嘉,擢升为光禄勋!战时为军师祭酒,封宜阳侯!”
“许定,擢升为卫尉!封永安侯!”
“贾诩,擢升为延尉,锦衣卫指挥使,封高都侯!”
“李儒,擢升为锦衣卫副指挥使,封谷远侯!”
“荀彧,擢升为大司农,封安乡侯!”
“……”
宣读了足足有半个小时的时间,郭嘉才将三公九卿以及晋阳内官员的封赏读完。
陈宇自晋阳起兵,皇宫也建在了晋阳,那么以后晋阳自然就是大乾的国都。
况且晋阳的发展乃是大乾最先进的,其他的地方可是还没有现代化建设。
郭嘉等人都是最早一批跟随陈宇的,陈宇南征北战这些人也都跟在陈宇身边,最差的都是九卿之位和县侯。
宣读完朝中的官员,那么接下来就是武将的任职了,各州郡县还是如之前那般,毕竟太多了,更改起来还有些麻烦。
不过戏志才刚升任了司徒,
那么并州刺史的位置就空缺出来了,陈宇则是让卢植担任并州刺史。
曹操的话陈宇也有用,在末尾将扬州刺史也给换成了皇甫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