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砚笔 作品

第 164 章 救下母亲

【庄寒雁不顾形象在地上用手挖着土。′d′e/n*g¨y′a!n-k,a,n\.*c-o+m·

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

庄寒雁挖到了一具被草席包裹住的尸体。

庄寒雁拉着死人在京城中行走,引得路人议论纷纷。

“这,这拉的是个死人啊。”

“这不是庄家三小姐吗?”

“听闻今日庄家要上刑场了,午时将至,走,咱们过去看看。”

走了这么久,庄寒雁己经筋疲力尽了,但她依旧咬紧牙关坚持到底。

因为她知道,她的母亲还在等着她去拯救。

庄家的人除了庄寒雁全部被打入了大牢。

为了救下自己的母亲,只好挖出了一具尸体,将尸体送去了刑场。

【——“庄寒雁在干什么?”

“挖尸体?”】

【——“今天是庄家被斩首的日子,难道这具尸体能救下她的母亲不成。”】

【——“为了救自己的母亲,庄寒雁也太辛苦太努力了。”】

【——“庄寒雁是太想拥有一个家,太想拥有一个亲人了吧。”】

【——“虽然感觉庄寒雁很惨也很努力的样子,但她挖人的时候就不能用个比如锄之类的工具吗?”】

【——“或许是她怕尸体被破坏。!微?趣_小-说-网¢ ?追`最-新!章¢节+”】

【——“那她拉尸体的时候花点钱找人帮她拉也行啊。”

“要是实在是没有人愿意拉,买个小推车也行啊,感觉有点没苦硬吃的感觉。”

【——“可能现在的她太紧张也太混乱了,她的母亲就要死了,怎么还会想着怎么给自己减轻负担。”

“当然是想着怎么快点救下母亲”】

【在刑场上,雪花飘飘,一位蓝衣监斩官道:“午时己至,准备行刑。”

所有人都充满绝望,只有阮惜文十分的平静。

平静的有点不像一个马上就要死去的人。

关键时候,庄仕洋站了出来。

庄仕洋喊道:“我有冤情要报。”

宇文长安道:“你有何冤情?”

庄仕洋道:“我庄家今日满门蒙难,皆因家中有一处密道,通往裴大福的私宅花园。”

“此宅邸乃我三年前,于顺平王爷吴有志手中购得。”

“密道定是他所为,与我庄府绝无半点关系。”

“今日冤杀无辜,天道难容,天道难容啊。”

庄仕洋的一番表现引得周围的看客议论纷纷。~x+i_a.o^s¢h¢u^o/c,m-s?.*n.e¢t′

有人开始同情他了。

“太冤了。”

“且看大理寺如何处理这件事。”

“是啊。”

宇文长安道:“此案如今证据确凿,况且顺平王爷己失踪多日,你口中所谓冤情,无从查证,你,还是认命吧。”

到了准备行刑的时候,庄仕洋却将密道一事推给了庄府的原主人顺平王爷吴有志的身上。

庄仕洋在拖延时间,他的一番话慷慨激昂引导着在刑场外观看的人开始同情他。

【——“没想到,庄仕洋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了,还在挣扎。”】

【——“这么重要的消息当时在牢里的时候怎么不说,现在快被杀死了才说。”】

【——“庄仕洋知道宇文长安和他不对付,在牢里的时候不敢说。”

“现在说不是对宇文长安说的,而是对那些百姓说的。”】

【——“我现在非常怀疑,庄寒雁挖到的那具尸体就是吴有志。”】

【——“庄仕洋不会真的是被冤枉了吧,你看,天上都在下雪哎。”】

【——“宇文长安说是在反驳庄仕洋的话,但好像他也像是在拖延时间的样子。”

“他不想要阮惜文死吧。”】

【“咚咚咚!!!”

就在这时传出了登闻鼓被敲响的声音。

击鼓的人正是拉着尸体的庄寒雁。

阮惜文不可置信的看着在远处击鼓的女儿。

庄寒雁道:“裴党奸佞之臣,顺平王吴有志,尸首在此。”

庄寒雁解开了草席,露出了里面的尸体。

随后庄寒雁微微一笑,力竭晕倒了过去。

庄寒雁及时赶到,敲响了登闻鼓。

而她带来的尸体正是顺平王吴有志。

【——“这具尸体真的是顺平王吴有志啊。”】

【——“不过庄寒雁怎么知道吴有志被埋在哪里?”

“奇怪。”】

【——“是庄仕洋告诉庄寒雁的吧,感觉两人配合的挺好的啊。”】

【——“就算找到了吴有志的尸体有什么用?”

“就能证明这个密道是吴有志挖的吗?”

“难道不是应该活人才能审问确定吗?”】

【——“至少这样就不能认定是庄仕洋挖的密道,要从长计议了。”】

【——“突然感觉有些细思极恐啊,好好的吴有志为什么会死,庄仕洋为什么会知道吴有志死亡的地方。”

“看吴有志死亡的尸体应该才死了没过多久。”

“难道是为了保护庄仕洋,有人杀死了吴有志就是为不让他开口说出真相。”】

【——“话说阮惜文这么多年的筹谋,结果被自己的女儿亲手给毁了,也不知道阮惜文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阮惜文为了让庄家人死,不惜自己也死了。”

“但庄寒雁为了救自己的母亲,却也救了庄家的人。”】

【——“总会有两全其美的法子,既对付了庄仕洋,阮惜文也不用被连累。”】

【阮惜文在一个地方看着灯笼。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传来。

“惜文,还有一些旧物当年未能交给你。”

来人便是宇文长安。

他带来的东西就是一个红色的长盒子。

阮惜文打开了盒子。

宇文长安介绍道:“玄纁(xun)束帛,俪皮对雁,绸缎玉器,文马帛甲,阳燧丹青。”

“这些年每逢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会将这些聘书礼单,拿出来看一看。”

“只可惜,当年情定之人,却始终不得,成双成对。”

在上元灯会上,宇文长安拿着自己当年早就准备好的聘书礼单交给了阮惜文。

【——“破案了,宇文长安这些年来心里一首想着阮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