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炒扁豆角 作品

第22章 圣旨降临

隔天,温暖的阳光透过窗棂,宛如金色的丝线,轻柔地洒落在荣庆堂的地面上,映出一片绚烂的金黄。?白`马`书/院? *嶵^鑫·漳~劫!更!欣^快,

贾政满脸喜色,脚步轻快地走进荣庆堂。

此时,贾母正端坐在主位,周身环绕着贾府的姑娘们,还有一众模样标致的丫鬟,大家欢声笑语,气氛格外融洽。

王夫人瞧见贾政,赶忙起身相迎,脸上挂着笑容:“老爷,可是来寻宝玉的?”

提及宝玉,贾政脑中浮现出昨日贾赦的话语,顿时怒从心起,几步冲到宝玉面前喝道:“逆子!整日无所事事,今日为何又没去族学!”

宝玉被这突如其来的呵斥吓得一哆嗦,连忙往贾母怀中缩了缩脑袋,嘴里小声嘀咕道:“大伯就不让三哥去族学,老爷为何非让孩儿去。”

贾政一听,更是勃然大怒:“你还有脸提你三哥!”

贾母见势不妙,赶忙将宝玉紧紧护住,脸色一沉:“好了!好了!我看你刚才面带喜色,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贾政深吸一口气,强压下怒火,整理了一番衣襟,换上笑容说道:“回母亲,孩儿今日被擢升为刑部郎中,特来告诉您老这个好消息。”

贾母惊喜地笑道:“哦?这的确是件喜事,可知为何被擢升?”

王夫人在旁边喜笑颜开,说道:“自然是圣上看重老爷,这才提拔老爷升官。”

贾政冷哼一声:“你懂什么,这还是托了琮儿的福。”

紧接着,他便将贾琮在拜师宴上的表现详细讲了一遍。·y,p/x?s+w\.,n\e_t~

尤其是讲到最后,贾琮在余臻面前替贾政美言,使得余臻出面将贾政调到刑部任职时。

贾政脸上的骄傲之情再也无法掩盖,连连赞叹道:“琮儿果真乃我贾家千里驹也。”

众人听后,皆惊叹不己,尤其是王熙凤,更是又惊又惧,以前她还只当贾琮是个有天赋的小孩子。

如今都己经能左右贾府二老爷的官位了!

现在贾琏远在扬州,她连个说心里话的人都没有。

贾母眼中满是欣慰:“琮儿这孩子,是个有孝心的,知道想着他二叔。”

其实这可真是给贾琮脸上贴金了。

按照原著,元春封妃,贾政本来就要升官的。

只不过贾琮顺水推舟,在余臻面前提了一句。

贾政就从工部郎中变成了刑部郎中。

王夫人哑然,起初她对贾琮是单独的厌恶,元春封妃后,变成又爱又恨。

前些天趁她不在,他竟然敢训斥她的宝玉,本来她心中就积聚着一团火,可随着贾琮帮贾政升官,那份怨气,也就散了。

这一刻,她终于明白了王子腾所说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要是贾琮能对宝玉态度和蔼一点就好了,有什么事儿是不能好好说的。

“对了,琮儿呢?自从昨天他们爷仨回府后,我就没见过这孩子。”贾母左顾右盼,询问道。

堂内瞬间安静,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谁也不清楚。

毕竟瀚海庭的位置在荣国府东北角,出府极为方便,贾琮平日又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自然没人知晓。_x¢i\a·o_s/h_u/o?g*u.a′i`.!n~e`t\

贾母狐疑地看向迎春:“二丫头,你也不知道吗?”

迎春木纳地摇了摇头。

倒是湘云兴奋地拉着贾母的胳膊笑道:“老祖宗,我知道,今天我看见贾琮带着他的昆仑奴跟一个大块头出去玩了。”

“大块头?”贾母更疑惑了。

“对,我听贾琮喊他什么牛大哥。”湘云笑道。

“哦,侄女说的应该是镇国公府的牛天侄儿,昨天他约琮儿出去相聚,没想到今天他们就开始了。”贾政解释道。

“镇国公府…”贾母呢喃低语,随后缓过神来,点了点湘云的额头,笑道:“你这猴儿,怎么偷偷跑去瀚海庭了?”

湘云脸颊红晕,趴在贾母怀中羞涩道:“人家才不是去偷看他的,我是奉老祖宗的命令,去向他讨要昆仑奴。”

“好,好,好。”贾母笑着连连点头,心中却蕴育一个想法,那就是把湘云配给贾琮。

一个是自家麒麟子,前途光明,不可限量。

一个是自己宠爱的侄孙女,仔细一看,这俩小人倒真是天作之合。

到时不仅湘云的未来有着落了,史家也能给贾琮的事业添上一份助力。

突然,赖大脚步匆匆,神色慌张地冲进荣庆堂,气喘吁吁地说道:“老太太,老爷,六宫都太监夏太府到了,指名要找琮少爷宣旨。”

贾母听闻,原本闲适的神情瞬间一紧,身子猛地坐首,忍不住惊呼道:“皇上给琮儿宣旨?”

“定是琮儿拜师,入了陛下的眼。”贾政第一反应便是大喜。

要知道,贾府自他父亲贾代善去世后,可是很久没有圣旨降临了,除了前些天元春封妃,也就今日再次降临圣旨。

贾母连忙招呼鸳鸯过来,扶着自己起身,然后说道:“快,琮儿如今不在,咱们先代为接旨。”

众人一听,赶忙整理衣装,随着贾母匆匆往仪门外赶去。

仪门外,夏守忠正手持圣旨,神色傲然地站着。

见贾母等人来齐,目光扫过众人,除了一众大人,只看到宝玉一个孩子,于是上前皮笑肉不笑地问道:“可是贾琮公子在此?”

宝玉被他这威严的架势吓得缩了缩头,小声回道:“贾琮是我三哥哥,我是宝玉。”

夏守忠一听,脸色瞬间变得冰冷。

开什么玩笑,他之所以亲自跑来宣旨,还不是为了和贾琮建立缘分,结果你告诉我贾琮不在?

见状,贾母赶忙上前,赔笑道:“内相,我那孙儿今日不在府内,就由老身代为接旨,不知可否?”

“可以!”夏守忠冷冷地回了一声,随后展开圣旨,尖着嗓子宣读起来。

“荣国府累世忠良,勋劳卓著,乃朝廷之柱石,社稷之干城。

今有荣国府贾琮,性行纯良,资禀聪慧,今既考中秀才,朕甚嘉之。

特命贾琮入国子监,潜心向学,精研经史,砥砺品行,以期将来为国效力,光大门楣。

同时,赐上等文房西宝一套,望其勤勉努力,遵循师训,毋负朕之厚望与家族之荣光。钦此!”

宣读结束,夏守忠将圣旨递给贾母,贾政见状,连忙上前,给夏守忠塞了一个沉甸甸的荷包。

夏守忠伸手接过,掂量掂量,脸上闪过一丝满意,头也不回,得意洋洋地走了。

待夏守忠走远,贾母缓缓起身,看着手中的圣旨,又悲又喜。

悲的是世态炎凉,想她堂堂超品国公夫人,如今就连一个太监都不把她放在眼中。

贾代善在时,别说他夏守忠,就连宫内老太妃,都要让她三分。

喜的是贾家时隔多年,终于出了一个能挑起大梁的人。

贾政凑过来,满脸兴奋:“母亲,皇上下旨命琮儿入国子监读书,看来陛下对琮儿也是寄予厚望啊。”

贾母微微点头,可眼中仍隐隐透着一丝忧虑:“琮儿本就名声鹊起,今又得此圣眷,有些人会不会暗中图谋不轨。”

众人听了,皆陷入沉思,要说景平七年最风头无两的,当属荣国府。

这一年,元春封妃,贾琮得小三元,并拜师余臻,贾政升迁,整个荣国府己然有枯木逢春的迹象。

但随之而来的,还有贾家政敌的谋算,比如此刻,忠顺王府就在和王家等世家暗中密谋,如何打击贾家。

王家针对贾家,那是阵营的对立,忠顺王府针对贾家,那是单纯的与贾家为敌。

只是可惜,整个贾家,只有贾母和贾琮意识到了这点。

贾政,贾赦等人还正沉浸在贾府的荣光当中呢。

邢夫人和王夫人就更不用说了。

现在这两人三句不离,娘娘如何如何,琮儿琮儿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