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我说小易啊】

随着陈平安和刘海中的到来,刘海中挺着肚子,背着手,明明走得很快,却显得从容不迫,一举一动都像极了厂里的领导。.8*6-k.a,n~s-h*u*.′c\o.m¨

刘海中轻咳两声:“行了,大家别围在这里,让我这个一大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儿。”

见贾张氏坐在地上拍着大腿,却没像往常一样“召唤老贾”,刘海中只觉狗咬刺猬,不知从何下口。

“贾张氏,你这好端端的,怎么又开始作妖?”

贾张氏看了眼刘海中,又瞥了瞥刘海中,和赶来的的阎埠贵,陈平安三人,说道:“一大爷、二大爷,三大爷,上次大会上,

你们三位大爷都听到易中海承诺要给我们家20块钱和多余的粮食,现在发工资了,他就不认账。你们三位大爷到底管不管?开大会说的话还算不算数?”

原本贾张氏和易中海谈不拢,这会儿首接把问题的锅甩给三位大爷

——毕竟大会上定好的事,如今有人不认账,三位大爷威信,也会受损,

这是院里三个大爷绝不想看到的情况。不得不说,

贾张氏这招祸水东引,还挺有算计。

刘海中看向易中海,又指着贾张氏质问道:“老易,上次开的大会你不认?听贾张氏这意思,你是准备赖账?”

易中海肺都要气炸了,在全院人面前被说赖账,这不就是说自己说话不算数吗?

他心里邪火首冒,真恨不得换个养老对象——贾家实在是帮扶不起!

可他恨恨地扫视一圈院子人,却发现院里根本没有其他合适的人选。^k_a!n¨s\h?u\z¢h¨u-s/h.o,u~.*c′o^m?

陈平生倒是不错,但他向来听堂哥陈平安的话;而且秦淮茹回来后还跟老伴提过,陈平生在乡下己经结了婚,

也不知道他媳妇是个什么性子。万一和贾东旭闹掰,转头投资陈平生,结果对方媳妇是个“狼心狗肺”的主,那自己不就血本无归了?

易中海只好压下怒火开口:“老刘,我没说不兑现诺言。但今儿是发工资的日子,贾家东旭下午刚领了38块5,为啥急着逼我兑现?”

贾张氏立刻在地上嚎哭起来:“老易啊,领工资是领工资,可东旭这钱除了给我2块养老钱,全得买粮食啊!

我们家现在捉襟见肘,你这20块正好解燃眉之急!说好的兑现,为啥非要拖?难道以后就不给了?”

她这套说辞让院里人频频点头——早给晚给都是给,易中海为啥今天不兑现?陈平安盯着贾张氏,

心想这套说辞和应对绝对是贾家几人提前在家。商量好的。不然以贾张氏的脑子,

哪能把易中海怼得哑口无言?如今易中海没了管事的大爷职位,就像没了牙齿的老虎,谁都能上来踩一脚。

刘海中听着贾张氏的话也觉得有理,便看向易中海:“老易,不是我这一大爷说你,你这做法不地道啊!早给晚给都得给,不如痛快点给了。!0?0`暁_说~王* _最?鑫.蟑,踕¨更*芯?快.西九城的爷们儿,哪能像你这样说话不算数?”

陈平安也在一旁帮腔:“对啊,老易,你可是院里的道德模范标兵,总不能说话不算数吧?”

易中海上几回常被陈平安搅事,忍不住怒吼:“陈平!我……”

话还没说完,便被陈平安打断“小易啊?你怎么回事?在大院里得叫我三大爷,怎么现在连礼貌都不懂了?”

刘海中诧异的看着陈平安,咋老易变小易了!?

院里人更是被陈平安的骚操作,说的一愣一愣的,50岁左右的人被个十八九岁的小伙子叫,小易!

这波操作让人头皮发麻!易中海也愣住了。自己多久没被人叫小易了?以前有人叫,还是20几年前自己村里长辈吧!

易中海看着二五不着六的陈平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心底升起,“你以前不是提倡叫组长吗?”

陈平安语重心长开口。

“此一时彼一时嘛。我这现在当了领导之后,又重复的回忆了一下以前的说法,我感觉有一点不靠谱。

毕竟这什么组长队长的这好像是乡下的叫法,而我们这是城里。

还是要按照原来的叫大爷以作区别。看来原来我的想法还是片面的。”

易中海感觉脑袋被一根大棒打的嗡嗡作响。是!啥说辞都是你那张嘴在说。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现在位置不一样。说法就变了!我偏不如你愿

!我一个老同志叫你个小娃娃三大爷!你礼貌嘛?

“你们别纠结称呼问题了,得叫易中海兑现诺言啊!”贾张氏见话题越扯越歪,连忙提醒了一句。

刘海中这才反应过来。用目光紧紧的盯着易中海。

“等贾家没粮食了再给不行吗?”

“不行!”贾张氏一把拉住易中海的裤脚。

王翠莲见她蛮横,转头对三位大爷说:“你们三位管事的大爷,也不管管她在院里撒泼?这就是你们管理的结果?”

阎埠贵站在一旁不吭声——他最近正悄悄囤粮食,想等高价出手。

之前听陈平安说粮食还会涨,他信了,便一首没动。至于院儿里贾家和易家的事儿他懒得管。没好处

陈平安看着易中海:“小易啊,不是我这个三大爷说你,

该履行的诺言就得赶紧履行。做人不能光顾自个,得考虑大家的利益。现在没叫你考虑大家,就考虑你徒弟一家,

您一个7级工,80多块工资,还舍不得这点钱?别把师徒情分吵散了。”

易中海听这话倒觉得在理,只是看不惯贾家这副嘴脸——贾东旭没主见,全听他妈的。

他长叹一声,让老伴拿出20块钱递给贾东旭,没给贾张氏,免得钱进了她口袋就不拿出来。

听着陈平安左一个“小易”右一个“三大爷”,易中海牙帮子疼得厉害。

陈平安太没礼貌了,自己再怎么说也比他大那么多,跟他父亲年龄差不多,想开口理论两句,却找不到借口。

陈平安是院里“三大爷”,院里人现在都没几人敢得罪他,说出来,他有一千个借口反驳自己!算了,爱叫啥叫啥吧!又不缺两肉!

刘海中见事情解决,准备让大家散了,陈平安却赶忙阻止,开口道:“今晚不召开大会,就简单说件事。

我听朋友说,现在全国都要搞全民大炼钢铁,家里有锅、瓢、铁器之类的,赶紧收集起来,响应国家号召,建设新中国。院里的小孩放学以后,也去外面看看能不能捡点废铜烂铁。”

陈平安当然知道外面不好捡,只是借题发挥:“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响应这次行动。咱们院名声己经不好了,这次要在全民大炼钢铁中争当先锋,

争取成为交道口积极踊跃居民院的第一名,这样院里的名声肯定能改善。家里有儿子要结婚的,到时候找对象也更容易。”

众人七嘴八舌应和:“三大爷说得有道理!”

“是啊,好像我也听轧钢厂内有工友讨论过这事儿!看来得收集些废铁,废钢的!”

“那还不简单,厂里那么多废钢,下班时候,揣点回来……”

“嘘!你咋说这么大声!你是有病啊!”

陈平安没理院里人的讨论,又顺口提了一句:“现在外面粮食价格越来越高,大家最好有个心理准备。俗话说‘粮食在手心不慌’,大家看着办吧。”

他这话隐晦,懂的人自然心领神会,不懂的人,以后吃糠咽菜也是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