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冷聚变

“顾小子来这边,实验马上开始了。-e+z.晓,说?王* +已-发·布¨最~新¢蟑+截¨”控制中心后排,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对着站在门口表情茫然的顾泽招了招手。

老者正是当初负责给顾泽上课的老师,王守谦,夏国物理学研究所院士。

正在纠结自己座位的顾泽,连忙一路小跑到王守谦身边坐下:“老师,我记得冷聚变您不是也有参加吗?怎么不去主持实验,反而在后面坐着。”

“这不是给年轻人展现自己的机会吗?” 王守谦扶了扶老花镜,枯竹般的手指指着远处的中控屏,继续说道:“原本这个圆柱体半径2米高4米,年轻人脑洞大开,重新设计了更为紧凑精密的整体结构。这不,现在体积变成了半径1.8米高度3米。”

顾泽有些诧异,从一开始占地西个标准足球场的「蓬莱一号」可控核聚变示范堆,到占地一个标准篮球场的模块化可控核聚变发电站,再到现在即将首次实验的占地面积仅10.18平方米的冷聚变装置,夏国仅仅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

背靠祖国真好,顾泽心中感慨道。

“老师,”顾泽看着屏幕中的黑色圆柱体,还有些激动的问道:“这么小的体积,是不是可以造空天航母了?”

王守谦轻轻敲了一下顾泽的脑袋说道:“早在半年前,我们就通过了空天航母的技术论证。?咸-鱼?看?书~网¢ .已?发?布?嶵!欣?漳·结~知道为什么现在都没看见影子,甚至你都没看见新航母下水了吗?”

顾泽缩了缩脖子,小心翼翼的回答道:“因为没必要?”

“没错,”王守谦满意的看了眼自己半路收下的学生,继续说道:“航空母舰的初衷是为了扩大作战范围,现在六…七?老师我也不清楚航空那边搞到第几代了,好多都是试飞到半路,因为科技、材料突破,拉回去重新设计了。总之,现在我们的无人轰炸机满载,且在不补充燃料的情况下,以15马赫速度在大气层内,可以绕蓝星赤道飞三圈。”

“啥时候的事?我怎么一点消息都不知道。” 顾泽的瞳孔骤然收缩,喉结滑动的声音清晰可闻。

“你不知道这是好事,”王守谦表扬道:“说明你埋头搞研究,不闻窗外事。”

不知道为啥,顾泽总感觉老师是在损自己。

王守谦继续说道:“现在几家航空集团都己经放弃大气层内飞行器的计划了,转而看向太空飞行器,等冷聚变的事情解决了,老头子我又要去那边帮忙了。/咸·鱼¨看¢书^旺` *嶵!鑫^章_洁?更^新^筷*”

“欸?”顾泽不解的问道:“老师,你在丄装置的研究项目呢?”

王守谦摆了摆手道:“进度缓慢,负物质太超前了,丄装置核心区域的设备更是闻所未闻,所有的实验设备都需要重新定制,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突破。现阶段就完成了针对部分定理的补充,还有就是从禁锢负物质的那块材料里找到了可以让氦-3在常温常压下触发聚变链式反应的催化剂。”

“所以,在等研究设备的过程中,闲着也是闲着,老头子我干脆去航空那边帮帮忙。”

“老师,您真是老当益壮!”

说话间,实验正式宣布开始。

随着‘启动’命令下达,燃料被注入冷聚变装置的核心。

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特效,仅有中控屏幕右侧的数据在跳动。

[反应速率:1.2x102? fusion/s ]

[热功率峰值:247mw ]

[电能输出:98.8 mw]

[外壳温度:62°C]

[中子辐射通量:0.0009 usv/h(本底辐射的1/200)]

“这就成了?”

“成了!我们成功了!”

下一瞬,控制中心里爆发出激烈的欢呼声。

上午十点整。

夏国能源总局召开新闻发布会。

“尊敬的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上午好!感谢国际社会对夏国能源科技发展的关注。今天,我很荣幸代表夏国政府,向世界宣布一项关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倡议:夏国将面向符合条件的友好国家,提供可控核聚变发电站建设支持,共同开启清洁能源革命的新篇章。”

“……”

“我们承诺以"三共原则"推进合作。”

“第一:技术共享:建立国际聚变工程师联合培养计划,未来五年为合作国培训

约2000名专业人才。”

“第二:风险共担:采用"建设-运营-移交"模式,前十年由夏国承担主要运维责任。”

“第三:成果共赢:收益的30%将注入‘人类深空探索基金’,打造能源-经济协同发展生态。”

“……”

“女士们、先生们,六百年前,郑和宝船载着司南远航;六百年后,聚变之光将如《山海经》中的烛龙衔火,照亮文明远航的轨迹。”

“谢谢大家。”

此刻,正在月球一边码月岩砖,一边看首播的顾泽,哭笑不得的吐槽了一句:“我记得是最初的那代吧,真·国内落后技术,拉到国外,就变成高新技术产业了。”

顾泽突然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差点忘了,末央,奇点造物的权限解除一部分了吗?”

【末央也差点忘了这事】

右肩上纯白色的立方体表面出现出一道柔和光芒的涟漪,等待了约莫一分钟的时间,熟悉的全息文字再次出现的顾泽面前。

【奇点造物的影响范围和虫洞大小没有变化,不过虫洞的有效范围从原来500万公里提升至4亿公里】

“4亿公里!”顾泽两眼放光,“快!去火星瞧瞧!”

话音刚落,熟悉的虫洞再次出现在顾泽面前,对面的场景却迥然不同。

火星表面覆盖着红褐色沙砾,主要成分为氧化铁。极地区域的固态二氧化碳在零下125摄氏度环境下缓慢转变为气态。稀薄的大气密度仅为地球的1%,阳光经过尘埃散射形成暗橙色光照。奥林匹斯山北部由火山岩构成的地形绵延超过600公里,阴影区域温度降至-63摄氏度时,二氧化碳凝华形成几何状晶体。

顾泽喉结滚动着咽下口水,右脚己跨过虫洞,运动鞋碾碎地表板结的硫酸盐硬壳,扬起的赤铁矿粉尘在稀薄大气中悬浮成暗红色雾霭。

“我登陆火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