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老祖闻言一愣:“筑基?!”
郑家自传承源头,便在与冤魂之类打交道,一应传承皆系于此,如今已有四代筑基传承更迭。
但无论是灵医,还是灵厨,在沐魂渊都只是小道,顶多是锦上添花罢了。
如今听李庆这么一讲,郑老祖不由心念一动,吩咐旁边的侍女:“叫郑拓过来拜见真人。”
侍女领命而去。
很快,一个体态微胖,面容憨厚,刚刚练气七层的中年修士,来到了李庆跟前。
“晚辈郑拓,拜见李真人!”这人早得了侍女提点,见到李庆便恭声拜倒。
李庆弹出一道灵风,将其扶起,上下打量一番:“我观你年岁,似乎在五十左右?”
郑拓忙道:“真人法眼如炬,晚辈今年刚过五十。”
李庆笑了笑,指着郑拓望向郑老祖:“道友不妨看看,他周身气机如何?”
郑老祖眉头微蹙,神识毫不顾忌地扫过郑拓全身。
只见其气机并不锋锐张扬,反而很是圆融,隐隐将医厨两道的理念,化入法力锤炼中来。
郑老祖起初还皱着眉头,后面越来越惊讶,甚至有些遗憾:“是家族误你。”
“若是早发现你有这本事,加以培养,如今你也能搏一搏筑基了。”
郑拓忙道:“老祖,您这话让我情何以堪?若非家族支持,让我不愁吃穿,也不缺灵气修行,我岂有机会,钻研灵医、灵厨之道?”
“如今我不过是略有所得,区区练气七层而已。另几位练气八层、九层的族兄、族弟,哪个不比我强?”
郑拓诚挚地表示:“我能有今日,已经很是满足了。”
郑老祖见他脸上、气机,均无怨怼之气,不由感到欣慰。
他有些迟疑地望向李庆:“不瞒真人,我郑家的传承,与寻常修行法门,略有区别。”
“如今族中,有两位筑基种子,将近一个甲子的资粮,都占了去。再要培养郑拓,怕是来不及了。”
李庆心下恍然:“那依道友之意……”
郑老祖试探道:“举凡结丹宗门,都要在下属家族,吸纳新鲜血液,用以壮大宗门。”
“如若真人不弃,我郑家愿让郑拓,拜入鲲鹏福地,无论是为门人弟子,还是执事仆役,都是可以的。”
李庆沉吟不语。
这就好比当年,李哲拜入炎陵谷一般,算是下属势力,向宗主势力输血。
在精灵世界那边,更有附庸家族的继承人,给上级领主服役的传统。
随着鲲鹏福地的建立,李家势必要走上扩张之路,吸纳外界血液壮大自身。
只是这种人选,一般都是从娃娃开始,便如李哲那般,才能让其心向主宗。
李庆虽不会似炎陵谷那般极端,让附庸子弟反过头去压榨出身家族,但起码的忠诚,还是要保证的。
如今这郑拓,虽有几分潜力,但毕竟不是在青鹤谷长大。
若费心培养,挤占李家子弟资源不说,忠诚度也是个问题。
岂料,李庆这一迟疑,郑拓已经反应过来。
他“嘭”地一下,拜倒在地,直接磕了三个响头:“若真人不弃,晚辈愿意签下法契,拜入鲲鹏福地。”
他说的法契,自然不是寻常契约,乃是卖身之契,只要签署,生死便握于人手。
李庆回过神来,为他的果断感到震惊,但并未表态。
一旁的郑老祖,起初有些恼怒,但很快便反应过来,定了定神,望向李庆。
“真人,我这晚辈,既有此诚心,不知真人可愿收下?不说筑基,日后真人想尝个灵膳,有他服务,也是好的。”
李庆蓦地笑了,望着两人:“两位可是心意已决,绝不反悔?”
郑老祖笑道:“能得真人青眼,是他的荣幸,我郑家没有不乐意的。”
郑拓更是“咚咚咚”又朝李庆磕了三个头:“望真人垂怜,弟子愿拜入门下……”
李庆见状,也不迟疑,现场写了一份法契:“两位先过目罢,若是同意,郑拓你便直接签字画押吧。”
郑拓接过来一看,发现这法契并不苛刻。
只是法契言明,若日后他在鲲鹏福地筑基,万事需以鲲鹏福地为先,不得徇私自肥等。
郑老祖同样松了口气,到底是没将自家晚辈,卖身与人:“真人慈悲,这条件已经很是优渥,我没有不同意的。”
虽然日后,郑拓有幸筑基,也是鲲鹏福地所属,但作为出身家族,郑家多少都能沾光。
抛出一个在家族不受重视的灵厨,换取一个有血缘关系的筑基同道,以及和鲲鹏福地的关系更进一步。
这一波,着实赚大发了。
见自家老祖不反对,郑拓当机立断,咬破手指,直接以精血在法契上签字画押。
于是,鲲鹏福地李家,就这么偶然地,开始了对外扩张的第一步。
李庆挥挥手,让郑拓站起身来,发现他虽然动不动就下跪磕头,但心中并无自卑、怯懦的念头。
相反,倒是有几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果决,心性很是过硬。
李庆心中嘀咕:“那郑家特意培养的两个筑基种子,不知可有这般心性?”
“若是日后,他俩都失败了,反而郑拓成功筑基,那就有意思了。”
类似的故事,修真界几万年下来,其实并不乏案例。
只是郑家在那两人身上,投入的资源太多了,如今再要调头,显然并不现实。
不过这是郑家的事,李庆自然不会过多置喙。
将这事放在一边,有了郑拓这位主厨的陪餐,李庆品鉴起沐魂渊的各类美味佳肴,便更能尝出其中的特色。
除了那道彼岸花糖糕,另有一道魂鱼羹,也让李庆感到惊艳。
郑拓便殷切地介绍道:“这魂鱼,乃是沐魂渊流淌出的一条溪流中,自然生成的一种灵鱼。”
“其天生地养,沾染沐魂渊黑气,却出淤泥而不染,反而肉质鲜嫩,灵韵丰盈,是做羹汤的好材料。”
李庆讶异:“咦,今日游览沐魂渊时,我怎么没见到?”
郑老祖摇了摇头:“真人来得不巧,那条小溪,只在月圆时候出现,平日里都是隐没不见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