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4章繁似锦
北美,一亿七千五百万美元。
海外,三亿一千万美元。
这样一组数据,足以让任何一部电影喜笑颜开,“我,机器人”愿意费一切代价拥有这样的票房成绩;然而,这仅仅只是“蜘蛛侠2”首映周末三天的票房而已,以摧枯拉朽的姿态让全世界陷入冲击震荡。
不止北美,“蜘蛛侠2”在海外市场一样大获成功,彼得-帕克毫无疑问地成为全球偶像。
在电影上映之前,曾经有业内人士提出一个观点,“蜘蛛侠2”能够在北美引爆市场,但海外市场的表现可能会稍稍逊色于前作,不是唱衰电影前景,而是理性客观的分析。
在北美,“蝴蝶效应”、“大象”、“暖暖内含光”三连击,格莱美和奥斯卡打对台的沸沸扬扬,格莱美颁奖典礼“别假正经”的演出以及“又一道光”的横扫千军,一步一个脚印,安森一路走来又稳健又强势。
“蜘蛛侠2”登场之前,气氛早就已经铺垫到位了。
但在海外,尽管这些事件一样拥有影响力,却完全无法和北美相媲美,耳闻和见证、旁观和体验根本是两回事,也许海外市场意识到安森的存在感,终究还是无法真正深入生活,这是一个客观区别。
更何况,媒体综评的所谓权威性,也只局限于北美,海外市场根本不买账,那些评分没有参考价值。
所以,“蜘蛛侠2”在海外市场依旧能够成功,但整体表现可能会稍稍逊色于前作。
这个观点,专业而客观,有理有据,在好莱坞得到诸多认可,安森在海外的号召力应该还是无法和威尔-史密斯、汤姆-克鲁斯这些底蕴深厚的顶级巨星相提并论;更何况,“蜘蛛侠”的海外票房高达六亿七千万美元,即使续集稍稍逊色一些,一样是一个令人仰望令人羡慕的数字。
合情合理。
然而,现实给出一个截然不同版本的故事——
英国。德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挪威。霓虹。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澳大利亚。等等等等,一共六十五个国家地区,“蜘蛛侠2”登顶周末票房排行榜冠军,展现丝毫不逊色于北美市场的爆发力。
并且,一鼓作气地横扫三亿一千万美元票房,匪夷所思的票房井喷能量甚至让北美市场也黯然失色。
一夜之间,“蜘蛛侠2”的脚步遍布全球角角落落,就连娱乐产业依旧处于初级阶段的非洲也没有例外——
南非,“蜘蛛侠2”同样顺利登顶周末票房冠军。
瞬间,引爆。
这一份票房数据,无限接近“蜘蛛侠”最终海外总票房数字的一半,仅仅周末三天而已,就已经如此,这比任何证据任何辩论都更加直接有力,如同一记重拳,狠狠撞向好莱坞业内人士的胸膛,五脏六腑翻江倒海。
当然,喜悦超过羞愧,因为专业人士们深深意识到,自己的认知正在被颠覆,他们正在踏入陌生世界。
继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之后,现在又出现第二位在全球范围内能够与之抗衡的超级巨星。
不是威尔-史密斯、不是汤姆-克鲁斯、不是约翰尼-德普、也不是布拉德-皮特,现在安森能够和莱昂纳多并驾齐驱,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份票房号召力和市场影响力,足以堪比一个小型商业帝国。
看看莱昂纳多,尽管在他的职业生涯里,后来又奉献了“盗梦空间”、“禁闭岛”、“华尔街之狼”等等出色作品,但再也没有能够引爆市场的顶级作品,不要说和“泰坦尼克号”媲美了,即使是全球十亿美元的作品也没有了——
“盗梦空间”,全球票房不到八亿三千万美元。
然而,一直到二十年以后,莱昂纳多依旧是好莱坞顶级巨星,业内地位二十年如一日地没有动摇。
一切的一切,就因为一部“泰坦尼克号”。
现在在媒体看来,“蜘蛛侠”系列就是安森的“泰坦尼克号”,这让安森攀登好莱坞金字塔顶端并且扎根。
摆在眼前的海外票房就是最好证据,“蜘蛛侠2”从一开始就展现出全面超越北美市场的票房爆发力。
在首映周末引爆市场之后,“蜘蛛侠2”在北美暑期档仅仅三连冠而已,但在海外市场却根本没有对手。
三个地区,书写六连冠奇迹;七个地区,轻松实现五连冠;十三个地区,四连冠壮举;四十七个地区,复制三连冠。
另外,六十五个地区完成两连冠,换而言之,在“蜘蛛侠2”登顶的国家地区里,全部完成蝉联冠军的目标。
只有“蜘蛛侠2”不曾登顶的国家地区,没有“蜘蛛侠2”登顶夺冠之后匆匆结束征程的国家地区。
这,就是电影的号召力,让一切语言黯然失色的爆发力。
在全球范围的这些国家地区里,“蜘蛛侠2”的最大票仓是——
霓虹。
意外,却不意外。
在霓虹,普罗大众对“蜘蛛侠”一直有着特殊情感羁绊,这是任何超级英雄都无法比拟的一种特别联系。
一来,霓虹一直青睐“努力型”而非“天才型”的英雄,不管是“足球小将”、“灌篮高手”这样的热血运动漫画,还是“火影忍者”、“海贼王”这样的冒险故事,成长故事始终备受欢迎。
二来,彼得-帕克从学生成长进入社会,不管是校园生活、青涩恋爱,还是青春烦恼,一直在霓虹拥有广大受众。
三来,电影核心概念是“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更加符合东亚文化的精髓,比起钢铁侠这样个人英雄主义的角色往往更加容易唤醒普罗大众的共鸣。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早在1978年,霓虹已经翻拍过特摄剧“蜘蛛侠”,比其他北美漫画超级英雄电影都更早进入市场。
所以,“蜘蛛侠”一直在霓虹市场拥有特别号召力,后来,漫画超级英雄电影全面崛起,对于漫画大国霓虹来说拥有先天亲和力,那些作品在这里的票房表现一直不俗;然而,“蜘蛛侠”的票房始终突出。
哪怕超级英雄越来越多,但霓虹依旧偏爱彼得-帕克。
某种程度上,和哈利-波特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霓虹票房市场喜欢的就是这一类普通少年成长故事。
从现在,就已经可以窥见冰山一角,“蜘蛛侠2”在霓虹完成匪夷所思的十连冠,在两个半月的世界里根本没有竞争对手,统治力和爆发力完胜北美市场,最终电影在霓虹的累积票房达到匪夷所思的一亿七千万美元,昂首阔步地杀入霓虹影史榜单前五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