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家d猫猫 作品

第1631章 冲击历史

第1631章冲击历史

“蜘蛛侠2”,“蜘蛛侠2”,还是“蜘蛛侠2”——

暑期档北美票房市场的竞争多么激烈多么胶着,也就越发凸显出“蜘蛛侠2”的难能可贵以及绝对强势。

对华纳兄弟来说,这是一个苦甜掺半的状况。

一方面,因为“猫女”的惨败,简直遭遇“蜘蛛侠2”的全方位碾压,双方之间的差距间隔了整整一光年。

另一方面,则因为“蜘蛛侠2”的成功再次证明漫画改编超级英雄电影的市场潜力,远远超出想象框架。

一个假设,如果华纳兄弟能够拍摄制作出“蜘蛛侠2”级别的作品,那么他们就完全不需要担心“哈利-波特”系列结束之后自己的竞争力,因为他们拥有一整个dc漫画改编版权的宝库,等待自己慢慢挖掘。

正是因为如此,杰夫-罗宾诺夫的建议在华纳兄弟得到了重视,左右华纳兄弟接下来五年的发展方向:

一是克里斯托弗-诺兰,一是安森-伍德。

现在,华纳兄弟的大部分目光都落在了重新启动的“蝙蝠侠”身上,克里斯托弗-诺兰真的能够带来惊喜吗

传闻,华纳兄弟高层还是难掩焦虑和担忧,考虑到“猫女”的糟糕表现,而“蝙蝠侠”身上承载了太多太多,尽管他们相信杰夫-罗宾诺夫的判断,选择相信初出茅庐的克里斯托弗-诺兰,但还是难免不安。

于是,他们找到了安森,真诚邀请安森出演“蜘蛛侠”的布鲁斯-韦恩——

至少,这意味着他们拥有一个保障。

他们甚至盲目地相信安森,把所有信赖所有希望全部放在安森身上,他们相信只要安森扮演布鲁斯-韦恩,即使电影是一坨垃圾,市场也会买单,电影会成功,票房会井喷,dc宇宙将一马平川地展开。

他们向安森开出了一个几乎无法拒绝的提案:

他们将向索尼哥伦比亚支付所有违约金,并且承诺安森25%的北美票房分红以及1%的海外市场票房分红,另外还有执行制作人的全部权力,允许安森确定“蜘蛛侠”的制作方向和风格等等。

换而言之,华纳兄弟将安森放在整个项目最重要的位置,凌驾于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之上。

难以拒绝,几乎无法拒绝。

然而……

安森还是拒绝了。

承诺就是承诺,安森认为自己已经和“蜘蛛侠”剧组签约,他对彼得-帕克这个角色拥有一份责任心,有始有终,一切从他开始,所以他希望电影也能够在他手里画上一个圆满句号。

同时,安森相信自己对山姆-雷米、克里斯滕-邓斯特等等剧组伙伴也拥有责任,不能简单地抛弃他们,整个剧组上上下下都希望能够顺利结束彼得-帕克这段征程,真正地打造出一个令人满意的三部曲。

并且,安森反过来说服华纳兄弟高层:克里斯托弗-诺兰值得信任,他就是“蝙蝠侠”系列的最佳掌舵人。

安森表示,他观看过克里斯托弗-诺兰的三部导演作品,包括学生时代小成本制作的那部短片“追随”,他相信杰夫-罗宾洛夫的眼光,也相信克里斯托弗-诺兰作为导演的才华,他认为华纳兄弟走在正轨上。

华纳兄弟高层被说服了。

后来,在克里斯托弗-诺兰拍摄创作“蝙蝠侠”的过程里,他和制作人遭遇一些意见分歧和矛盾冲突。

本来,以克里斯托弗这样一个小导演的资历和身份,在制作人面前几乎没有发言权;但万万没有想到,华纳兄弟方面聆听了克里斯托弗的意见,最后选择站在克里斯托弗这边,令这位年轻导演喜出望外。

一直到后来的后来,克里斯托弗才知道,除了杰夫-罗宾诺夫之外,安森的嘉奖和赞许扮演关键角色。

不过,这都已经是后来的事情了。

并且,传闻也始终只是传闻,没有得到证实,安森也好、华纳兄弟也罢,没有人正面回应这些传闻。

但这些传闻在好莱坞纷纷扰扰,口口相传之中有声有色,从这里就能够看出来,安森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同时,这也是“蜘蛛侠2”在全美影响力的一个侧写——

毕竟,所有人一起见证历史。

尽管“谍影重重2”登顶北美周末票房冠军结束“蜘蛛侠2”的三连冠,但“蜘蛛侠2”的优秀表现并不逊色。

在那之后,暑期档依旧热闹非凡。

-奈特-沙马兰(-night-shyaan)导演的“神秘村”、汤姆-克鲁斯和杰米-福克斯领衔主演的“借刀杀人”、b级漫画改编电影的升级版“异形大战铁血战士”、挖掘经典电影叙事潜力的“驱魔人前传”等等电影陆陆续续粉墨登场。

话题,不断。

在熙熙攘攘的竞争之中,“蜘蛛侠2”依旧稳健,虽然上映第一个月经历史无前例的井喷,但后续票房走势依旧平稳,此时此刻就能够真正感受到电影优秀口碑的绵长后劲,口口相传之间延续票房竞争力。

毫无疑问地,“蜘蛛侠2”依旧是唯一焦点,当仁不让的绝对焦点。

万众瞩目,在整个北美大陆灼热而亢奋的目光注视里,八月第二周,历史,诞生了。

没有想象中的意外,也没有想象中的突然,因为从“蜘蛛侠2”首映第一周开始,一切都已经注定了。

然而,当事情真正发生的时候,电影产业里里外外还是爆发出难以置信的能量,整个好莱坞陷入癫狂——

“蜘蛛侠2”,继成为北美票房第三部突破六亿美元门槛的作品之后,更进一步地正式超越“泰坦尼克号”,登顶北美影史票房冠军宝座!

轰!轰轰轰!

见证,历史。

1997年,“泰坦尼克号”横空出世,被誉为世纪末的票房炸弹,创造一连串历史纪录引领文化潮流,最终,电影北美票房达到六亿零六十八万美元,以有史以来第一部北美六亿美元作品的姿态书写奇迹。

这一纪录,在当时被认为是“不可逾越”的高峰!

好莱坞业内人士经过种种分析认为,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泰坦尼克号”的奇迹根本无法复制。

但现实生活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奇迹一直在诞生,不可能演变为可能,社会的进步和推动总是能够打破想象,让预测、先知、计划全部扫进尘埃里,亲眼见证一个个历史时刻。

2002年,“蜘蛛侠”以毫厘之差落在“泰坦尼克号”身后,差一点点就要打破纪录,但终究停下了脚步。

2004年,“蜘蛛侠2”卷土重来,这次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人能量,以摧枯拉朽的姿态一路狂飙一路攀升,最终书写历史,“泰坦尼克号”那个不可逾越的票房纪录正式宣告成为历史,见证全新奇迹的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