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2章 父子两个

这个年代在黑省,盲流子是非常多的。

并且这个时候的盲流子,可以说各个地方的人都有,很多人是为了生存,从各个地方逃荒逃难过来的,不过也有很多人是因为在他们本地犯了大事儿,为了逃避应有的惩罚,然后跑到这边的那些个逃犯啥的。

前者的话还好说,因为他们很多都是拖家带口,跑出来也仅仅只是为了活着,不得不找一条生路而已。

所以这样的盲流子,基本没什么危险和不稳定性,算是可以被接受的那一类。

至于后者,那可以说是比山里的山牲口还要危险无数倍。

因为这些个基霸玩意儿之所以往这边跑,多数都是犯了只要被抓起来,就是最起码蹲十年以上篱笆子,甚至是直接吃花生米的事情。

所以这样的人在吃不上饭又没钱花的时候有多危险,也就可想而知了。

就像王安之前杀掉的那些人,多数都是这样的。

王安知道这俩人的身份后,便立即恢复了平静,因为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只要是盲流子,那对王安来说都是不足为虑的。

转过头,王安问这俩人道:

“来来来,你俩先把脑瓜子抬起来,看着我。”

老话讲得好,“看人先看眼”,也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所以很多时候,在一个人说话的时候,从他的眼神儿里就能看出很多东西。

就像在篱笆子里,审讯人员在审讯嫌疑人的时候,也都是注视着对方的眼睛的。

虽然不一定准确,但肯定是有用的。

等俩人抬起头,王安注意到,这俩人长得很像,应该是一对父子,年长的大约40岁左右,年轻的看起来也就十五六岁的样子。

并且这俩人穿的衣服也是相当的破旧,不但补丁连补丁,上面还有很多破洞,一看就知道他们的日子过的着实不咋地。

打量片刻,王安便语气平顺的问道:

“说说吧,你们都叫啥呀?从关内哪儿来的啊?啥前儿来的?完了现在住哪儿啊?”

王安的话,基本没有情绪的波动,就像是正常唠嗑一样。

两人闻言,并没有做眼神儿上的交流,其中一个年龄大的人就说道:

“我叫黄保国,我们是从豫州逃荒过来的,都过来这边十多年了,去年这边分地,我寻思我老家那边八成也分地,完了我们一家人就回去了,谁成想回去后,村长说没有我们的户口,也不给我们分地,我们就又回来这边了,现在就搁苇子沟那边压地窨子住。”

王安一听,也是为其颇感心酸,因为这就是这时候最典型的黑户。

在老家不被承认,被看成是外地人,在外地依然不被承认,是外地人眼中的外地人,说白了,就是特么的把户口混没了。

要知道在这年代,出门都是靠介绍信的,没有介绍信可以说县城都出不去,啥都干不了,而这样的人,谁敢给开介绍信?

苇子沟这个地方王安倒是知道,面积不算大,在苏家屯的西南方向,大约十多里地左右的地方。

在苇子沟这个地方,住了有20多户人家,家家户户住的都是地窨子,并且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各地来的盲流子,算是一处盲流子聚集点。

当然,像是这样的盲流子聚集点有很多,遍布在黑省的各个地方

不过苇子沟所在的地理位置,已经算是真正的深山范围了,附近能耕种的土地虽然不算多,但有啥说啥的讲,绝对是够这些人种了。

只是由于地处深山的原因,附近各种祸害庄稼的山牲口也很多,这就导致那个地方虽然每年都不少种地,但能收获的粮食却很少。

总之,这些人的日子过的,比靠山屯的人还要艰难很多很多。

王安注意到,此人说话时,眼神儿并不躲闪,里面所包含的,也只有沧桑与无奈,当然,更多的,其实是对生活的一种妥协和认命。

王安感觉得出来,这个人的这番话没有撒谎,所以人应该是没啥问题的。

于是乎,王安将眼神儿看向另外一个人,也就是那个小年轻看了过去,并问道:

“你呢?你又是咋回事儿啊?”

这人看了一眼王利手中的盒子炮,有点畏惧的说道:

“我叫黄忠,他是我爹。”

说着话,这个叫黄忠的指了指旁边的黄保国。

黄保国也接话道:

“嗯呢,这是我儿子。”

王安一听黄忠这个名字,不禁愣了一下,主要是王安突然想起来,在三国演义里边,就有个人就叫黄忠,并且三国里边的那个黄忠,好像还正经挺猛的。

王安卡巴卡巴眼睛,看着眼前这个明显很是营养不良的黄忠,在心里暗暗盘算,就这样的黄忠,自己一个打十个都是轻轻松松的。

了解了俩人的身份,王安的心里便有了底,但是看着放在俩人跟前儿的玉米棒子,还有同样被倒在地上的野菜和蘑菇啥的,不禁有点犯难了。

主要是这爷俩偷的玉米棒子,加一起也就30多个。

这尼玛要是因为这么点玩意儿就揍人家一顿,或者是如何如何的去为难人家,王安实在是有点做不出来。

最重要的是,他们偷玉米棒子,只是单纯的为了填饱肚子而已。

可是在这年代,家家户户都缺粮食,盲流子虽然很难,但屯里人也不容易,王安要是直接就把他们放了,又多少有点说不过去。

王安盯着这俩人看了看,忍不住嘬了嘬牙花子,然后就将埋怨的眼神儿向王利看了过去。

在王安看来,就这点屁事儿,王利应该直接将人撵走,然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完事儿。

可王利倒好,直接拿枪把人扣这儿了。

想了一会儿,暂时没想到啥好办法,王安便转身去挎斗子上,拿出了装着辣椒酱的罐头瓶子,然后对王利说道:

“馒头呢?去把馒头拿出来,吃饭。”

王利也看出了王安的犯难和对自己的埋怨,转身就往地窨子里跑了进去。

王安也没去看王利,就跟平常唠嗑一样问黄保国和黄忠道:

“你们都搁这片地偷几次玉米棒子了?”

黄保国马上苦着脸说道:

“这真是第一次,家里实在是没粮了,这天天野菜蘑菇的,大人还行,孩子是真受不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