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月耕云 作品
第1292章 两大毒枭
“闽省警方打掉了一个盘踞多年的制假售假药品生产基地,现场突袭了多家工厂,查封了大量制造假药的原料以及设备,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的审理当中……”
火车一路疾驰,穿过了山洞。
陈青峰坐在车上,看着报纸上的新闻。
此时宋红军则拿起一小瓶酒,然后一边喝着一边啃着上车时买的鸡爪子。
“别想了,想也没用,你为难自己有什么用啊!”
“算了,不想了!”
陈青峰叹了口气,然后拿起一个鸡爪子,照着掌心肉最厚的位置狠狠地啃了下去。
俩人忙活了这么多天,起早贪黑的,最终还是没有等来完美的结果。
不过这个案值,到目前为止,在全国是迄今为止有史以来最高的,而就在一个月前,云省那边刚刚破获的云省特大贩毒案,缴获的毒品按照黑市价格,估价也才刚刚一亿,等于说,那个案子还不到这个案子的一半。
……
火车一路疾驰,最终停靠在了闽省的省会。
出了这么大的案子,这一次,陈青峰又是辗转多地,最终才在这边找到了刘运达的情况。
虽然案子没有办的很完美,甚至可以说有缺陷。
不过这一次的收获着实不小。
总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可以缓解沿海地区愈演愈烈的毒情。
“陈主任,辛苦了,大老远跑来,让您忙活了这么久,实在是不好意思!”
“没什么,这一次啊,你们这边也帮了不少忙,要不是你们,我们这点人手肯定不能最终收网!对了,抓住的那些假药贩子,还有假药生产商,要仔细甄别,尤其是问问有没有知道王松线索的!”
“这个我们肯定不会放松的……”
陈青峰和对方寒暄了几句,然后就走进了省厅的办公大楼。
虽然说两人在火车上喝了点。
但毕竟喝的不多。
早上起来刷个牙,身上连半点酒气都没有。
来这边主要是讨论案情以及下一步的侦破工作。
由于在刘运达犯罪现场发现的毒资数量之惊人,引起了上级领导的重视。
所以现在,刘运达贩毒集团已经和贺红兵贩毒集团,并列成为了国内威胁最大的两大贩毒集团。
和贺红兵不一样。
那家伙身处海外,而且背后明显有国际贩毒势力支持。
刘运达则显得有些特殊。
这家伙为人作风非常的大胆,把工厂选择在国内,然后用高超的化学知识和技巧,把毒品伪装成保健品或者其他一些糖果之类的东西。
这就大大增强了毒品的传播隐蔽性。
同时,也给警方的侦破和发现工作带来了难度。
“同志们,这位我就不用介绍了吧,陈青峰,陈主任!刚刚破获的我们省甚至全国有史以来最大的毒品案件,就是陈主任主导的。现在大家都知道,目前部里很重视这个案子,已经把刘运达和贺红兵,放在了同样重要的位置上。而陈主任恰巧和这两个犯罪分子都打过交道!”
“同志们,其实今天来我是有些惭愧的,确切的说,这么多年,我是亲眼看见贺红兵还有刘运达一步步壮大的,尤其是在云省的时候,当时刘运达的身份还是海外归国的博士,而且还是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可想而知,刘运达这个人的隐蔽性有多强,而且这个人胆子极大,把工厂就开在我们眼皮子底下,甚至在被通缉的时候,还敢上电视接受记者的采访……”
“可能有同志要问了,贩毒分子不都应该把自己隐藏起来小心翼翼吗? 不,他们当中也有一些人和我们印象中的贩毒分子完全不一样,刘运达之所以敢这么做,就在于,他对自己的技术有绝对的信心,而且这个人的学习能力很强,我甚至在他的住所搜到过我在国外出版的著作。”
“而贺红兵这个人呢!心狠手辣,这些年死在他手上的人,数不胜数,更重要的是,他现在跑到了缅甸,山高皇帝远,完全当起了土皇帝,而且不断的引诱边境地区一些生活失意或者缺少工作机会的年轻人到他那里去给他卖命,我印象中最深的就是有一个被我们通缉的犯罪分子,居然越过了缅甸边境上存在多年的雷区,然后硬生生的在雷区开辟了一条通道。要知道,那个雷区,是当年,败退到缅甸那边的李弥残部,为了防止我们的追击,才在边境地区布下的,这么多年根本就没人说得清楚那边究竟有多少地雷,而那个逃犯,跑到那边之后,立刻就被贺红兵委以重任!”
台下的众人听着。
认真的记着笔记。
说实话,虽然都是干刑侦的,但有些情况大部分人接触不到。
可是,了解这些对于整个禁毒事业,拥有一个宏观的视野是非常重要的。
伟人曾经有过一句话,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
想要打赢这场胜仗,就要明白谁是朋友谁是敌人。
这也是陈青峰之前在云省工作的时候对那段经历的总结。
像杨家这种,因为财政困难,吃不饱肚子,生活贫困的缅甸军阀,如果一味打压的话,只能壮大贺红兵的实力。
而像贺红兵,刘运达这种,则是我们坚决要打击的对象。
……
陈青峰来这边的报告结束了。
接下来他还要回首都那边向部里汇报这一次的情况。
晚上,舟车劳顿的陈青峰和宋红军住进了招待所。
这几天他俩一个白天睡觉,一个晚上睡觉。
实在是有些熬不住。
陈青峰躺在温暖的床上,此时却辗转反侧。
思考着接下来的事情。
……
接下来,第二天,陈青峰乘坐飞机回到了首都。
宋红军在机场和陈青峰分别。
然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家。
此时他路过胡同。
看见胡同口那个卖烧鸡的摊位突然已经不见了。
“唉,这小子干两天又不干了?”
他正说着突然拐过一个路口,紧接着就在路口这儿发现有人排起了长队,而与此同时,一副牌匾正挂在队伍前方的一个门脸。
“大勇烧鸡?”
“红军回来了?”
“大妈,这是干嘛呢?”
“大勇开店了,这小子终于出息了,居委会看这小子整天弄个摊儿,在大街上不容易,就帮他找了一个空着的门面,这不,街坊邻居都来捧场了,你还别说,这小子做的烧鸡确实有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