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兴将军亲率三个团的兵力,以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向日军据点发起了排山倒海般的攻击。
战斗伊始,黄梅兴所部面临着极为严峻的形势。
他们手中的轻武器,在日军坚固的碉堡群和装甲车面前,显得如此单薄和无力。
然而,士兵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呐喊着,冲锋着,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视死如归的精神,连续攻破了持志大学,五卅公墓等十余处日军堡垒。
上午,日军从天通庵,横浜桥方向向264旅临时指挥部持志大学发起进攻,黄梅兴指挥部队利用校舍工事顽强阻击,击退日军陆战队。
日军为突破防线,以战车开道强行穿越位于持志大学西南侧八字桥,黄梅兴随即调集兵力反击,率部争夺爱国女校,粤东中学等关键据点。
此战中,264旅士兵每一次冲锋,都伴随着激烈的枪炮声和喊杀声。
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战士们的热血和生命。
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在敌人的火力网下奋勇向前,用血肉之躯为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战。
然而,战斗的天平并未完全倾向264旅这边。
当日军第三舰队察觉到黄梅兴部的猛烈攻势后,迅速出动近百架次航母舰载机进行低空轰炸。
飞机呼啸着掠过天空,炸弹如雨点般倾泻而下,整个战场瞬间被火海和浓烟所笼罩。
黄梅兴部由于缺乏空中支援,在日军的狂轰滥炸下伤亡惨重。
进攻的士兵有的被炸弹的气浪掀翻,有的被弹片击中,鲜血染红了大地,但他们依然坚守,依旧在进攻,没有丝毫动摇,用顽强的意志与日军进行着殊死搏斗。
当日傍晚6时许,夜幕渐渐降临,但战火却丝毫没有熄灭的迹象。
黄梅兴将军亲率士兵冲击日军的最后一个据点,爱国女子大学。
此时,仅8.3米长的三位八字桥成为了双方争夺的咽喉要道。
这座看似普通的桥梁,在战火中却具有了象征性的意义,它承载着双方将士的生死较量。
双方士兵在桥上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夜空中。
黄梅兴站在桥边,亲临现场指挥。
但也就在这时,一颗日军发射的迫击炮弹在附近爆炸,弹片如锋利的刀片般飞溅而来,击中了黄梅兴的腹部。
“冲啊!为了国家,为了民族!”黄梅兴痛苦地倒在地上,鲜血从伤口处汩汩流出,但他依然强忍着剧痛,用尽最后的力量呼喊着,随后,便当场壮烈殉国。
黄梅兴将军牺牲时,持志大学校舍遭日军重炮和飞机轰炸,图书馆,教学楼等建筑被焚毁,藏书及教学设备损失殆尽,熊熊大火照亮了整个夜空。
但黄梅兴的264旅凭借此地的坚固防御,有效迟滞了日军推进,为后续部队争取了时间。
旅部所在的房屋也被击中起火,火势迅速蔓延。
参谋长焦急地劝他转移至掩体,以躲避危险。
但黄梅兴拒绝道:“我身为将领,怎能在这个时候离开前线?我要和战士们在一起,鼓舞他们的士气!”
黄梅兴在殉国前,率部歼灭日军千余人,他的牺牲,也成为淞沪会战中首位殉国的南京政府高级将领。15日。
88师的士兵们再次向日海军司令部发起冲锋。
硝烟弥漫的虹口街区,断壁残垣间回荡着密集的枪炮声,日军依托坚固的工事和装甲掩护,在狭窄的街道上层层设防,华夏军队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经过数次猛烈的冲锋,88师的先头部队终于杀至日海军司令部大楼前。
然而,日军早已在楼内各处布置了暗堡,大门更是由电力驱动,可随时关闭。
88师的士兵们不顾伤亡,前赴后继地冲击,终于有一排勇士冲进了大楼。
可就在他们以为突破成功时,大楼大门轰然关闭,后续部队被阻隔在外,而楼内的日军暗堡机枪随即开火,子弹如雨点般扫射而来。
短短半小时内,这一排英勇的士兵全部壮烈牺牲,无一生还。
张治中将军见久攻不下,果断下令从各部队抽调精锐,组成敢死队,试图从虬江路突击,切断日海军司令部与日租界的联系。
然而,日军早已在街道上构筑了密集的障碍物,并动用装甲车作为移动碉堡,顽强阻击。
敢死队冒着枪林弹雨冲锋,却一次次被日军的火力压制,伤亡惨重。
原本计划利用虹口复杂的街巷地形进行渗透突破,但在日军铁桶般的防御下,战斗硬生生被打成了惨烈的攻坚战。
88师的士兵们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一次次冲击日军的防线,却始终无法撼动这座钢铁堡垒。
战至第三天,街道上尸横遍野,鲜血染红了断壁残垣,但日海军司令部依然屹立不倒。
战局急转直下,一连串不利的消息接连传来。
2400名来自日本第三舰队的海军陆战队增援部队登陆上海,迅速进驻各处要点,日军的防御体系骤然强化。
更令人忧心的是,情报显示日本本土已紧急抽调两个整编师团,正火速驰援上海。
若不能在援军抵达前歼灭现有守敌,战局将彻底恶化。
指挥部内,张治中眉头紧锁,指尖重重敲击着地图。
他很清楚,时间已经不多了。
然而,此前作战最大的掣肘,租界的存在,始终让他投鼠忌器。
日军的据点大多紧邻公共租界,贸然强攻极可能引发炮火误伤,进而招致外交纠纷,甚至影响国际舆论。
但眼下,日军援军即将抵达,再拖下去,局势将不可挽回。
8月17日,南京统帅部终于拍板,宋希濂的36师火速驰援上海!这支同样装备德械的精锐部队星夜兼程,如一把锋利的尖刀插入战场,为久攻不下的围歼战注入了强劲的生力军。
“顾不得那么多了!”张治中一拳砸在桌面上,眼中战意燃烧。
当即下令,36师协同87师,不惜一切代价强攻汇山码头,将日军歼灭在黄浦江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