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绍扬心下大喜,可是等了好一会儿,也没见到石门有什么动静。
不应该啊,玉佩确实嵌在里头了,这应该就是钥匙,曲绍扬百思不得其解,只能四处打量。
这时候,振邦上前来,细细打量了那石门上的窟窿和玉佩。
“爸,咱俩一人按一块儿,用力按住了。
要是没反应的话,再试着上下左右推,看看能不能有效果。”
曲绍扬一听也对,于是爷俩一左一右按住了那玉佩用力。
果然不一样,他们这用力一按,那玉佩往里陷进去了。
随即,石门底下发出一种十分难听,吱吱嘎嘎的动静。
“你们都躲远一点儿,万一里头还有机关怎么办”曲绍扬回头,吩咐曲江他们。
众人依言后退,然后,就见到那石门,以非常缓慢的速度,一点一点的敞开了。
好在,里面并没有什么弓弩箭矢之类的射出来,反而从门缝里,透出了一些光亮。
众人都十分好奇,不知道石门之后究竟是什么,于是耐心等待。
大概过了一刻多钟,那石门好歹算是打开了二尺多宽。
透过这门缝,众人可以清晰的看到,里面散发出十分柔和的光。
那不是电灯或者火把发出的那种刺眼的光,反而有几分氤氲朦胧,如梦似幻的感觉。
“振宗、振堂,你俩来按着门,直到全部都打开为止。
三哥、老五,你们跟我进来,小心点儿。”
曲绍扬迫不及待想要看看石门之后到底有什么,于是招呼俩儿子过来继续开门。
他则是带着人,小心的从那二尺宽门缝进去查看。
当众人走进石门之后,直接惊呆了。
谁也没想到,这条岔路的尽头,石门的后面,竟然是一个十分宽敞的山洞。
这山洞应该是经过人工的开凿,不像外面那样,会有一些形状各异的石笋、石钟乳,相反,这石壁上很光滑,还有四根比人还粗的石柱子。
那石柱子的上面,镶着几颗人拳头大小的珠子。
正是这些珠子散发出那种朦胧感又柔和的光,让人可以看得清石洞里的情形。
此时众人的目光,看向了山洞的地面,就见到地上堆积着大大小小的木头箱子。
有的箱子一人多长,半人高,也有的箱子就跟家里装衣服的差不多大小,还有更小的。
“小心一点儿,打开箱子看看。”
所有的箱子都没锁,只是合上了。
曲绍扬找了一个中等大小的箱子,用手中的刀轻轻撬开盖子,然后就见到,箱子里头金灿灿的东西。
“呦,金子。”
是的,这箱子里是金子,但不是金元宝,而是一些金器,看上去像碗、盘子、酒杯、酒壶一类的器具。
但是不管哪一样儿,都金灿灿跟新的一样。
“哎呦,这边儿也是金子,是一箱子金饼儿。”那头,曲江发出惊呼。
他经管金矿这么多年了,还能认不出金子么这金子的成色一看就非常好。
众人这时候,也陆续的把箱子都打开了,其中有十多个箱子里头都是金子,有金条、金砖、金元宝、金饼、金器各种。
另外,还有好多珠宝首饰,各种各样的宝石珠玉。
那几个特别大的箱子里头,装的是兵器,有曲绍扬之前捡到的那种弯刀,也有直刀,还有锏,就是四个楞儿的那种。
另外,还有些枪、茅、镋、槊之类,甚至还有些曲绍扬也叫不出名称的兵器,奇形怪状的。
还有一些箱子里头,装了不少盔甲,看上去真的跟曲绍扬梦中见到的一样。
“这里,估计是当初北方哪个王朝遗留下来的藏宝库。
感觉像是王朝末年,为了后代能够东山再起,特地留的。”
振业看见这么多宝藏,两眼直放光。
以他的专业直觉来判断,眼前光是这些黄金,少说得有几十万两,甚至上百万两。
至于那些珠宝首饰,也价值不菲。
甚至于,那些兵器盔甲,都是古董,弄出去卖的话,国外有的是人收藏,都会给很高的价钱。
“爸,这些东西,你打算怎么处置咱们是带走还是留在这儿”
振业激动的,说话声音都发颤了,作为绝顶财迷,这么多金银财宝在眼前,他能不激动么
“带走,全都带走充公。我正想建几所大学,愁着没钱呢,这回不就有了么”
曲绍扬也挺激动的,应该说,换成谁,见了这么多金银财宝,也不可能冷静。
但是曲绍扬并没有想着将这些东西据为己有,他第一个念头就是,建大学有钱了。
毕竟,曲家已经非常有钱了,眼前这确实是一大笔财富,但曲绍扬还不至于起了是什么贪念。
“爸,你要建多少所大学啊这些够你建上百所了吧”振业一听,哭笑不得的说道。
“大学还嫌多啊一个省咋地不得建十所左右
剩下的,还可以买轮船飞机、买大炮,再不然修铁路也行啊。
你爹我现在最缺的就是钱,有多少要多少。”
曲绍扬可不管那些,眼下不抓紧时间发展,将来可怎么办啊
曲绍扬这么说了,众人也不好反对,毕竟他们是只跟着来帮忙的。
再说了,各家现在过得都相当不错,眼前这些宝藏虽然多,也不至于就让他们反目成仇。
老人讲过,这种意外之财,多数留不住。
别为了这些,折了福分,充公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可是这么多东西,仅凭他们几个,很显然弄不出去。
无奈之下,曲绍扬只能打发了兴家和振文、振武几个,回去找帮手。
把他们带来的随从护卫,还有曲家的那些炮手、长工都找来,趁夜将东西运回去,再想办法运回奉天。
就这样,兴家领着振文振武回去找帮手,曲绍扬等人留在这里,想办法固定住石门,不至于出什么故障再突然关上。
然后,众人就在这静静地等待着。
直到后半夜快天亮了,兴家三人这才领着百十号人带着各种工具赶到。
然后,众人想了各种办法,将山洞里的东西,一样不落的全都搬了出去。
到最后,甚至连石柱上那些夜明珠,都全都抠下来了。
曲绍扬知道,那些夜明珠都有辐射,对人没有好处。
但是,这东西值钱啊,一颗就价值连城了,总共八颗呢。
拿回去想办法卖掉,留着换大炮也是好的。
众人费了一整天的工夫,总算把山洞里的东西全都搬出来,抬到山谷谷口那里,装到马车上。
然后,趁着夜色,赶着马车返回曲家围子。
这么来来回回忙了一晚上,好歹算是把东西全都运回去了。
紧接着,曲绍扬就给奉天那头发电报,联系那边发个专列过来。
这么多贵重物品,总不能再随便坐正常运行的火车回去吧必须用专列往回运才放心。
几天后,奉天那边发来电报说,专列已经安排妥当,往这边发了。
果然,一天多之后,专列到了临江车站。
依旧还是那些人,趁着夜色将那些箱子,混着其他货物,装了好几节车厢。
曲绍扬让曲江拿出一笔钱来,所有跟着搬运东西的随从护卫、炮手长工,有一个算一个,每人给一百块银洋,算作辛苦费,也是封口费。
众人忙活几天,得了一百块银洋,一个个儿都挺高兴。
其实他们也知道搬运的箱子里,都是金银财宝,可那些东西,就算有命拿到手,也得有那个命。
与其眼馋,不如老老实实拿着手里这一百块银洋,就眼下这时候,一百块银洋能干不少事儿呢。
打发了众人,曲绍扬父子陪着曲老抠儿夫妻一起上了专列,里头专门给老两口安置了铺位,可以躺着休息。
专列按照事先定好的时间发车,一路不停,直奔奉天城。
到了奉天,曲绍扬让人直接把王岷源叫过来,跟他说,车里的箱子,都是给他准备的,让王岷源看着安排。
王岷源还想问究竟是什么呢,就见到振业一个劲儿的朝他挤眼睛。
振业跟着王岷源有些时候了,这师徒俩默契十足。
一见这样子,王岷源就明白了,车里面肯定都是好东西,于是乐颠颠收下。
东西交给王岷源,曲绍扬就不管了,直接护送爹娘回府。
曲绍扬这一趟回临江,连去带回一共用二十多天。
刚开始陈秀芸还不怎么着急,后面就有点儿沉不住气了,她担心丈夫和孩子们的安危。
此时见到丈夫和孩子们平安归来,公婆也接过来了,陈秀芸这才放下心。
“爹,娘,你们的住处早就安排好了,这边其实跟临江一样,没啥差别。
近身伺候你们的,还是这几个丫头,我又给调过去几个媳妇和粗使婆子,你们就安心住下,在这边养老。
绍扬现如今这身份,要是还把爹娘扔在老家,会让人背地里说闲话的。”
陈秀芸一边搀扶着婆婆往院子里走,一边跟公婆解释。
这话,曲绍扬不能说,由陈秀芸说最合适了。
曲老抠儿现在最在意的就是儿孙前程,因此,陈秀云这么一说,曲老抠儿也不反对了,直接答应住下来。
曲绍扬回老家这么久,公事耽误了不少,回来之后,着实忙了挺长时间。
另一边,王岷源和振业这师徒俩,也着实忙了很久,终于将这一次带回来的东西,都规整明白了。
所有的黄金和黄金制品,最终统计出来,有九十几万两。
那些珠宝首饰直接售出,卖了不少钱。
兵器铠甲等东西,在曲振业的运作下,通过好几个国外拍卖行,也都卖到了相当高的价钱。
至于那八颗夜明珠,更是卖出了天文数字。
有了这笔钱,曲绍扬的腰杆子立时就硬了起来,大手一挥,建学校,办大学。
什么理工大学、农大、医大、师大,统统都办。
师资力量不够,就去国外请知名的教授,咱有钱,活脱脱一副土财主的模样。
忙忙碌碌的,就到了秋天,这气温也一天比一天低。
振邦和振业的婚事,定在了农历九月二十六,这些日子,府里上上下下,全都忙活两位少爷成亲的大事了。
按老规矩来说,一家的亲兄弟不好同一年成亲,不然的话,总有一个过得好,另一个过的不好。
可振邦二十四,振业二十二,何泽雯二十,徐绪卿十八,一个个年纪都不小了,实在是不好再往后拖。
尤其是女方那边,更担心亲事有什么变化,还是早早办了喜事更稳妥。
因此,几家商议之后才决定,干脆就同一天办喜事得了,双喜临门。
曲家长子和次子一同办喜事,前来贺喜的人还能少了么
曲绍扬那些老部下,各道、州、县的官员,三省各界名流,哪个不来贺喜
还有跟曲家那些产业有关联有合作的,不论中外的合作伙伴,不得来喝杯喜酒
除了这些人,各省的长官、京城的老袁、各国驻奉的领事,也都派了代表过来贺喜。
徐世昌是徐绪卿的大伯,也是媒人,侄女出嫁,他肯定要到场。
张锡銮是曲绍扬的义父,孩子们的干爷爷,还是何泽雯的亲外祖父,能不来凑个热闹
已经是主政山东的天志,也带着妻子儿女赶回来,跟家人团聚。
因此,十一月四号这天,奉天曲府那是别提多热闹了,各界名流汇聚一堂,全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绍扬啊,我瞅着你那两苗参不错,从哪儿淘登来的”
别人家的大厅里,挂着名人字画,曲家的大厅里头,却挂了一对儿封玻璃的盒子。
那盒子长三尺,宽一尺半,紫檀木雕的工艺,正面镶着透明的玻璃片。
盒子里头,大红的绒布上面缝着的,正是龙腾和凤翔两苗参。
这两苗参不论哪个单拎出来,就足够惊艳众人了,偏偏,曲绍扬这一下子摆了两苗。
一龙一凤,龙形矫健,凤形灵动,不管谁见了这两苗参,都得目瞪口呆,太漂亮太罕见了。
“义父,那是我年轻时候,进山采的,取名龙腾和凤翔。
当初有个老瞎子给我算过,说是这对儿参,可以保我子孙兴旺,家族昌盛。
所以啊,我就把这对儿参,挂在大厅里了,每天只要看见这对参,我就心里头踏实。”
后头那话,纯纯是忽悠人。
只不过是如今身份地位到了,有宝贝也不用藏着掖着,敢大胆展示于人前了而已。
当然,有这话在前头,就算谁见了这对参,再怎么稀罕,也不好意思开口讨要。
“好,好啊,你这都是参王,不知道在山里头长了多少年,能让你遇见,足见这是莫大的福缘。
千万要好好保存,这是祥瑞、吉兆啊,好东西,一定得留着,传给儿孙后辈。”
张锡銮不知道干儿子这是糊弄人,倒是信以为真了,于是连连点头。
厅中一众客人听见这话,也都跟着点头,各种夸赞,都说曲绍扬有福气。
这得是多大的机缘,才能亲手采挖到两苗龙凤参,等等。
对此,曲绍扬只一笑置之,淡定的跟众人谈天说地。
上午十点,接亲的队伍来到了府门外。
如今接亲,可不是以前的马车了,直接是两台汽车。
那是曲绍扬从美国公司购进的,他自己用一台,给陈秀芸几个用一台。
主要是陈秀芸她们几个还管着药厂等产业,时常要去厂子看一看,还要跟外国商人谈判什么的。
这汽车一个是跑的快,另一个毕竟是铁壳子嘛,比普通马车什么的还是要结实一些,陈秀芸几个坐着来回出去也安全。
两台汽车的车头,都系着大红绸子,一前一后非常缓慢的来到了府门外。
在一阵鞭炮声中,司机下了车,小跑着到后面开车门。
身穿黑色西装,黑色皮鞋,打着领结的振邦先从车里下来,然后回头去扶何泽雯。
曲振邦跟何泽雯都是留过洋,喝过洋墨水的,所以他们的婚礼,没有穿中式礼服,而是选了西服和婚纱。
但那婚纱是白色的,目前国内还极少见。
曲振邦怕家里人都接受不了,跟何泽雯商议之后,特地请设计师给做的红色婚纱。
红色婚纱上面,用金线绣着精致的纹样,上头还点缀着一些稀碎的钻石,行走间熠熠生辉。
奉天这边暖和,比吉林的节气要晚不少,九月末了还没见着雪呢。
可即便是如此,何泽雯穿着一身婚纱,也有点儿太单薄了。
于是,旁边早就候着的喜婆婆,连忙递过来一件大红色的羊绒呢大衣,让何泽雯先披上,等着进了大厅再脱下来。
婚纱的裙摆很大,后面拖着地,好在地上铺了红毡,还有佳欣、振凯两个小童在后面托着裙尾,倒是不用太担心弄脏婚纱。
曲振邦小心翼翼的扶着何泽雯,两人踩着红毡,一路进了门往里面走。
振邦夫妻进了门,车子开走,后面那辆车停过来。
紧接着,振业和徐绪卿二人,也下了车。
这俩人的礼服跟前面那一对不一样,曲振业穿的是酒红色绣祥云纹西装,徐绪卿则是穿了件大红色绣凤穿牡丹纹样的旗袍裙。
这两套礼服,是徐绪卿亲自设计,找绣娘绣了许久才完成的。
徐绪卿这姑娘自幼饱读诗书,书法绘画上面颇有些造诣。
自打跟曲家说定了亲事后,得知曲振业在外留学,徐家就找了不少洋人老师来教导她。
还别说,这姑娘真有两把刷子,跟着老师学洋文、钢琴、绘画、裁剪等,一来二去,就喜欢上了洋装设计和制作。
为此,徐家还特地给她请了国外的服装大师,让她跟着学习。
徐绪卿跟着学了一年,然后发电报管曲振业要了身材尺寸,在家里学着给曲振业做了不少衣服。
她设计制作的衣服,中西合璧,比纯粹西式服装多了些含蓄、儒雅,真正属于是那种低调中透出的奢华。
就比如此时二人身上穿的衣裳,在很多人眼里,就比前面那对的出彩。
徐绪卿没穿婚纱,自然也就没有拖地的裙摆,不需要童拖着裙尾。
因此,跟在二人身后的振祥、佳怡俩娃就轻松些,手里捧着东西,跟在新人后面走就行了。
新式婚礼,新娘子不用盖头,就这么大大方方的下车,众人可以清楚的看到两个新娘子的容貌。
大家伙看着一前一后进门的新娘子,私底下少不得要评论下两个新娘子的容貌高低。
对此,曲家的人并不在乎,高门大户娶妻,从来看的不是容貌。
再说了,何泽雯跟徐绪卿两个都挺漂亮的。
主要是从小接受教育,书香门第出来的女子,自带旁人无法比拟的气质。
随着两对新人走进大厅,众人都忍不住鼓掌喝彩,送上祝福。
随即,两对新人在厅中站定,按照规矩行礼。
进民国了,革除旧习,一切都按新式来办,新郎新娘不需要跪地磕头,只要鞠躬行礼就可以了。
于是两对新人拜过了父母,谢过贺喜的宾客,再互相交换戒指,就算礼成。
厅中爆出众人的欢呼声和掌声,在大家的祝福声中,新娘被送去了新房,接下来还是要按照老规矩坐福的。
为了今天这场盛大的婚礼,曲家不仅仅准备了丰盛的酒席,还请了堂会,邀请京城最好的戏班子来唱戏,十分热闹。
曲家办喜事,全城欢庆,这个时候最辛苦的,就是城里巡警了。
一个个都瞪着眼睛,生怕哪里出了岔子,给曲绍扬丢脸面。
总算到晚间,酒席结束,宾客也都安顿妥当了,曲绍扬吩咐包下了城中两处最好的酒楼,犒劳众人,哄的大家伙儿都十分高兴。
婚礼过后,各地宾客陆续离开,一切又恢复了平静。
何泽雯在德国学的是生物,主攻微生物方向。
因此婚礼后,她就在陈秀芸的安排下,进了医药研究室,跟一群人一起做实验,培育高产菌种。
目前青霉素的订单都排到明年去了,可是产量跟不上,必须找到或者培育出更高产的菌种才行。
不光是青霉素,其他抗生素的研究,也都相继开展,都需要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何泽雯就是。
大儿媳有工作了,也不能扔下二儿媳啊。
在了解到徐绪卿的能耐后,陈秀芸出主意,在奉天城里,开一家专门做洋装的铺子。
由徐绪卿和几位国外的服装大师来设计,雇佣专业的绣娘制作,主打的就是一个纯手工,高档定制。
陈秀芸始终觉得,女人也要有自己的爱好,挣不挣钱的无所谓。
主要是有个差事消遣,心情好,就不会焦虑暴躁。
眼下还不需要儿媳妇管家,先让她们逍遥几年吧。
振邦和振业结婚之后,曲家其他几个小子,也陆续开始说亲了。
振武的亲事定了何家闺女何云芳,也就是何青竹的娘家侄女,何宏霖的闺女。
振文的亲事定了高家,也就是临长海道道员高江成的闺女。
振庆定了李家,就是李代世的孙女,李政文的闺女李春莹。
振全是曲河的儿子,父母都不在了,曲绍扬夫妻给做主,定了郑铁柱家的闺女郑秀芝。
这群混小子们如今都出息了,各有各的差事,只等来年找时间给他们都成了亲安了家,往后好好过日子。
转眼间,民国元年就在忙忙碌碌中过去,民国二年二月五号,农历腊月三十除夕。
因为曲老抠儿夫妻留在了奉天,所以今年曲江和曲福都带着妻子儿女,来到了奉天,一起过新年。
除夕夜,奉天城的上空,燃放起五颜六色、绚烂夺目的烟,各色烟足足放了半个多时辰。
曲绍扬领着一妻三妾,还有十多个儿女们,站在院子当中,看着满天绽放的烟,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当然,不止是曲家人,满城的百姓,都欢欣喜悦的过大年。
这一年多,奉天城在曲绍扬的经营下,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安定祥和。
工商业发达,税赋减轻,社会稳定,百姓富足,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景象。
经历过那么多动荡的百姓,如今只盼着就这么一直安稳下去才好。
一九一三年五月,振文、振庆两个分别回临江、抚松成亲。
曲绍扬公务繁忙,没办法亲自到场,只能送上丰厚的贺礼。
曲江、曲福如今也都是临江、抚松首屈一指的大户了,儿子成亲,自然要大操大办,十分热闹。
七月里,振生、振义、陈彦川、陈静雅等人完成学业回来,曲绍扬将这些孩子,都安排进了相关的部门里当差。
九月,振武迎娶何云芳进门。
十月,振邦的媳妇何泽雯,在奉天公立医院,生下一个男孩,重六斤八两,母子平安。
次月,徐绪卿也生了个男孩,六斤二两。
曲家一下子添了两个小娃,曲绍扬夫妻升级为爷爷奶奶,可把他们给美坏了,成天乐得合不拢嘴。
两个小娃的诞生,掀开了曲家下一代的序幕。
一切,都刚刚好,一切,也都来得及。
只要有孩子不断出生,不管未来将要面对什么,一切都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