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路人甲 作品

第287章 后浪推前浪

孔盛东气得语塞,索性不再说话。

穆有粱却说道:“知行的话也不是没道理,和李家走得近些不是坏事。至于你们两人之间发生什么不重要,你们都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我相信知道怎么把握尺寸。”

“穆兄,你怎么也胡说?这样的话让晚辈们听了多不好!”

“这不是没旁人在嘛!孙悦云也不在!”

“你们两个真是没良心,我自己辛辛苦苦去夏州,回来还要受你们的编排,哎!早知道让你们去,省的回来没事找事,咱们能不能开始谈正事?”

穆有粱答道:“我可没闲着,你不知道这一个月有多少事情,我去了宣州一趟,代州一趟。和契丹军虽然结束了大战,但是抓到的伤兵、俘虏却成了大麻烦,有近臣给晋王出主意,把俘虏来的契丹军兵送到太原府,在太原府搞了一次献俘礼,足足四千人啊,先从宣州、云州押送到代州,再从代州押到太原府,你不知道多麻烦!”

“有这事?按照常例,这些俘虏该如何处置?”

李知行答道:“正常情形下,会由军队交给各属地刺史或防御使,由地方上反派到各处劳作,一部分若干年后可以通过大赦变成居民,但是不允许离开属地。晋王大概年轻气盛,想弄出些声势鼓舞士气,振奋民心。”

“战场上什么情况?”

穆有粱见孔盛东问的着急,不好意思再闲扯,认真回答道:“北线已经把契丹军打回了宣州以北,双方这次损耗都不小,暂时回归到了原来的边境分界线,照李存璋大人和李嗣源大人的分析,短时间内不会再有大战。李嗣源大人已经接到晋王的命令,准备率军南下,和晋王分兵三路,其中两路由晋王指挥,任务为进攻关中地区的长安,切断关中和洛阳、汴京开封的联系,另一路由李嗣源带兵攻击鲁地各州城,切断梁国东面的钱粮兵员供应。看来晋王要继续加大力量灭梁国。”

“嗯!只要我们这边不打就好!生意上恢复的如何?”

李知行也收起戏谑的神情,答道:“宣州还很乱,暂时我们的人没过去。云州、代州的生意已经恢复。西面津河镇的生意基本没有断,安旺已经按照你的安排,准备在夏州花些气力展开生意。南面有倪家和李家帮忙,货运周转已经恢复,甚至比以前还顺畅,货物的种类业多。”“嗯......还有件麻烦事,云州云盛堂的掌柜安宁病倒了,人已经送回善堂,我请张三城道长去看过,张道长说治好的可能性很小,像是胸腔内长了坏东西,安宁做事一直小心谨慎,没想到年纪轻轻得了这种病!”

“张道长治不好,再请别的郎中看看,毕竟他还年轻,我们一定要想办法让他多撑一段时间。”

“我也这样想!所以已经派人从云州、代州另外请了郎中去看,目前为止说法和张三城道长所差不多。”“云州正是需要人的时候,却出了这样的事,我只能请云州分号的账房主管先帮着运转。前两天卢琬说要去帮忙,我先让她去了,你现在回来了,你看这事怎么办?”

“云州是我们最重要的大本营,一定要派得力的人去,卢琬不是不行,可是她刚刚没了丈夫,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仅靠她一人,实在不足以支撑。”孔盛东说完,沉思了好一阵才说道:“让李玉轮去吧!这孩子不错,由卢琬带几年肯定能行!”

李知行有些惊讶,孔盛东的提议太突然,他想了想后问道:“玉轮还小吧?这么重要的事,他能担得起吗?”

“我看可以,玉轮自从在商号帮忙后,精明能干,和铺子里的伙计、掌柜业也谈得来,上下很得人心,我看比你年轻时强,再说不给年轻人机会怎么锤炼他们,乔玄如今在忻州团练独当一面,穆风和冯虎在太原府也能帮着风青办不少事,玉轮也该好好用用,争取早点替换我们这群老家伙。”

孔盛东没想到穆有粱对李玉轮这么看重,问道:“穆兄,你怎么如此支持玉轮出任云州分号的掌柜?平日这些事你从不操心啊!”

“因为我发现玉轮越来越像知行,读书迂腐却算得精明,为人谦和却出口锐利,是个干掌柜的好材料!”

李知行听完连声说道:“穆兄,我从一开始认识你就发现,你夸奖人时话里总带着些暗箭,好就是好,坏就是坏,怎么你一说话有时分不清好坏!”

“世间哪有绝对的好坏,还不是对谁有利谁听着舒服,对谁无利谁听着刺耳。”

“行了!就这么定了!玉轮去云州当分号掌柜,先干两年看看,干得好回来替换你,省得你给我添堵。”

“原来你是怀了这样的心思,我就说怎么让玉轮出任掌柜,果然没憋着好屁!”

三人嬉笑了几声,孔盛东又问道:“还是说正事吧,代州和太原府那边情况如何?”

李知行答道:“代州那边安平来信说,新任代州刺史人很好,知道我们和李嗣源大人的关系不错,还是很照顾我们的生意,只要每月正常转运货物,生意完全能做好。太原府那边麻烦点,风青说客栈和坊市每天事情不少,好在两个年轻人很得力,帮着压住不少事,苏国公尤其对两个孩子特别喜欢,常带着他们出入城内大家豪族。晋王有意在太原府组建晋王中军卫队,苏国公觉得冯虎和穆风去了一定不错,说不定日后可以常伴晋王身边得到提拔。”

穆有粱听完却说:“我看还是看好我们的生意就行,跟着晋王肯定四处奔波,这件事我不同意,知行你回复风青,让他看好两个孩子,实在不行,命他们来回运几趟货物,往远处走走,消磨一下锐气,省得惹事。”

孔盛东示意李知行他同意穆有粱的意见,因为他知道晋王在南线和梁国的大战马上要开始,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梁国一定会疯狂抵抗,要灭一国何其不易啊!这时候参军上阵,可不是明智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