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暂时没有提前毕业的想法。
其实如果可以的话,我还挺想再拿个硕士学位的。
另外,我自己有钱,学费什么,我完全可以自己支付。”
听到赵秘书问到自己。
徐谨言犹豫了一下,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虽然走到现在,学历不学历什么,对于自己来说其实已经不算什么了。
毕竟凭借自己写出来的书,还有如今的影响力和银行账户里的钱。
就算他如今的第一学历还是初中,也不会有谁说他没文化了不是?
“瞧你说的叫什么话?
还自己掏钱。。。国家虽然穷,也不至于连你这点学费都出不起。
不过你想继续读硕士这件事,目前还没有政策,我得帮你问问看。”
马上,赵秘书就觉得徐谨言这话说的有点过分了。
“赵哥。
这件事我认真的。
如今我的情况,国内的人不清楚,你还能不清楚?
学费这点钱,我还真看不到眼里。
主要也是不想给国家造成什么负担。”
不过徐谨言却还是坚持说了一句。
他的想法很简单,在米国多待一年,他就能多赚一年的钱。
要是提前回了国,这损失可是论亿、论美刀算的。
“国内也知道,怎么会不知道呢?
不过你想跟读硕这件事情,我得问问国内。
毕竟你是燕大送出来的公派留学生,首先燕大这关得过才行。”
赵秘书当即笑着说道。
如今国内可是给他安排了一项特殊任务,就是收集关于徐谨言在美利坚做出的成就。
定期发回国内,然后筛选过后,进行宣传。
不然之前两次的报纸是登怎么出来的?
“成,那这件事儿就麻烦赵哥您了。”
徐谨言心里清楚,自己留学想读硕这件事,不是某一个人就能决定的。
肯定得一层一层往上报,然后经过审批才行。
毕竟,伯克利一年的学费可是要上万刀呢。
没错,70年代就是这个价位了。
而到了后世,本州的学生,仅仅是书费加学费,不算住宿、饮食和其他,起步一年就是三万刀,外州和留学生直接翻倍,要不怎么说一般的家庭根本就负担不起呢?
不然,也不会推出学费贷,最恐怖的是,利率还高的吓人。
好多人大学毕业后,要背负数年、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贷款。
有人说不少人不还是要拿学费贷抵税,这件事嘛。。。
要知道,美利坚这学费贷可是比房贷还吸血的!
房贷顶多是贷款利息比本金多一半,而美利坚学费贷的利息可是要比本金多好几倍!
7、80年代时存款利率都快十个点了,贷款动辄就是二十几个点起步的利率。。。
而到了后世,存款利率只有1到4个点的时候,学费贷的利率也高达14个点。
当然,也有更低的,但你几乎拿不到那个条件,甚至还有高昂的手续费。
而能拿到7、8个点的低利率的家庭,其实很有可能不需要学费贷。
如果一时的利息还不上,就会利滚利,总之很复杂,有兴趣的查一下就知道了。
因此可想而知,说拿学费贷去抵税的。。。
当然,不排除真的有人这么干,具体情况可能会比较复杂,不深究。
“铃铃铃。。。”
就在徐谨言思考着自己读硕的事情会不会被批准的时候。
电话响了。
“嘿,徐,是我,罗恩。”
电话里,传来了罗恩的声音。
“你好,罗恩,是哈利波特2版税的消息吗?”
“没错。
我跟史蒂文沟通了一下。
从去年六月哈利波特第一部发行后,除了发售首月外,本土每个月的销量都稳定在五十万到六十万之间。
不得不说,我确实小看了哈利波特这部小说。
虽然是面对儿童和青少年的读物。
但数据表明,不少年轻人甚至中年人购买阅读的也不在少数。
或许当初我们再更有力的宣传一番的话,销量会再度攀升一个台阶。
所以这次哈利波特2的版税,我们给出了百分之十五的分成。
跟你其他的书籍一样,怎么样,是否符合你的要求?”
果然,罗恩说出了哈利波特2新的分成计划。
“可以,没问题。
那欧洲那边呢?”
徐谨言认可了这个分成的比例,不过他更关心的是欧洲那边的情况。
要知道,哈利波特销售的大头可是在欧洲,比美利坚多一倍。
“欧洲那边有些复杂,之前版税分成的比例基本上都在百分之十,极个别国家和合作商是百分之八。
而令所有人都吃惊的是,欧洲那边每个月的销量汇总起来都在百万册以上。
不过毕竟欧洲地大人多,而且他们也有更好的读书习惯,也能理解。
所以这次出版社跟欧洲那边的几个合作伙伴沟通了一下,欧洲的版税统一提到了百分之十二,比国内的低一些。
原本是想帮你谈到百分之十五这个比例的。
但你也知道,欧洲那边情况复杂,百分之十二已经是欧洲印刷业的天花板了。
或许未来可以,不过现在这已经是最顶级的分成比例了。”
听到徐谨言问到了欧洲,罗恩也提到新的版税比例达到了新高。
“非常感谢,百分之十二这个比例我很满意。
或许下一本他们就能接受更高的比例分成了。”
徐谨言也清楚,罗恩并没有骗他。
后世的jk罗琳出版第一册哈利波特的时候,也才拿到了五千英镑的稿费。
后续有了版税分成,也是从百分之八一点点提到百分之十的。
有小道消息说jk罗琳最后两册的版税达到了到百分之十五甚至百分之二十,但也没有最终证实。
毕竟,正常来说,普通作者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七才是一个正常的比例。
大牌作家百分之十,顶级畅销书会给到百分之十二,也就意味着一般情况下,百分之十二已经是印刷业的常规天花板了。
要知道,很多书籍除了一开始的热销期,后期四五折出打骨折售的情况屡见不鲜。
抛去印刷厂正常的印刷成本,出版社的利润空间也就是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间。
剩余的百分之三十到到五十,是在零售商那边。
再去掉作者的分成、运营成本,出版社常规的利润空间也就是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之间。
因此,一般情况下,出版社没办法给作者太多的分成空间的。
但徐谨言却不一样,他每一本书面世既大卖,甚至因为印刷数量不够卖脱销的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
所以在别的作者那里,百分之十二已经是天花板级别的分成,可在徐谨言这边,却只是起步价。
具体原因嘛,他的书比其他作者的书卖的贵是一个原因。
另一个则是因为书好卖,零售商也能接受更低的利润空间,可你要是换一个人试试看那些零售商会不会买账。
“那么,亲爱的徐。
哈利波特2已经审核完成,就等到五月份面世了。
你是不是已经开始筹备黄石1963了?
千万不要告诉我,你打算写安德的游戏第二部。。。”
果然,谈完了哈利波特的事情,罗恩就又把话题拐到了黄石上面。
没办法,黄石如今已经成为了今年美利坚最为风靡的潮流。
若是你没看过黄石这本书,恐怕不少人都会觉得跟你没有共同话题。
“呃。。。
说实在的,近期没有写书的打算。
我刚买了一家电视台,准备自己拍两部电视剧出来。
下一本书,估计至少要等到两三个月以后才会考虑了。”
面对罗恩的催更,徐谨言坦诚的说出了他的想法。
“好吧。
虽然我不太想干涉你的想法,但你知道的。
这一周黄石1923的销量依旧在两百六十万册,跟上一周一样!
几乎快顶得上纽约时报小说畅销榜末尾那几本书一年的销量了。
所有人都眼巴巴等着你写第三卷呢。
还是说你没有灵感?”
罗恩此时也有些无奈。
虽然嘴上说着不干涉,可话里话外的意思,全都在表示。
你小子最好痛快点赶紧开始给我写黄石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