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错过 作品

第476章 478【杨协成集团】

第476章478【杨协成集团】

德合地产公司最重要的营收来源于租金,虽然罗齐鸿在其中的投资尚未收回成本,不过已经收回了一半投资,结清了香江物业在银行的贷款。

这算是一个很好的结果,无论是金钟的德合广场,还是尖沙咀的新太阳广场,都是德合地产公司得意的杰作。

别看新太阳广场的地理位置比不上德合广场,年租金收入亦有2亿多港元,是德合地产公司最好的物业之一,价值20亿港元。

如果旁边不是更为出名的海港城,新太阳广场很有可能成为尖沙咀的地标之一。

“是!”苏祈山点了点头“湾仔星街一代的旧楼收购得差不多了,3幢旧式商厦已经全部收购完成,占地面积有2.7万平方尺,预计可建34层,每层2万平方尺,总楼面面积68万平方尺,实际可用面积是61万平方尺。”

“经过会计师的计算,整栋商厦需要建筑10.6亿港元,如果加上收购的费用,总成本超过22亿港元,按照目前的湾仔租金31元,恐怕需要10年的时间才能收回成本。”

罗齐鸿睁开双眼,认真说道“成本都是小钱,香江的地市会越来越旺,湾仔的租金也不可能只有31元,最多7、8年就会收回成本。”

“而且这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算法,可以参照置地公司的做法,用天桥把德合广场和湾仔星街的商厦联通,如此这幢大厦的价值会立刻涨起来,我看可以直接命名为德合广场三座。”

“老板你说得对。当初置地公司重建中环七幢商厦,用天桥连起来,价值立刻暴涨,如今依旧是香江的美谈。”苏祈山拍马屁说道。

“建筑费还是向银行贷款吧,刚刚收购了美国华尔街的物业,公司暂且没有这笔预算。”罗齐鸿说道。

“好,我会亲自和银行商谈,争取拿到最低的利率。”苏祈山说道“恒基照业公司一直在尖沙咀、湾仔进行并楼,我们是不是可以跟着分一杯羹”

这一招是李照基做地产的法宝,香江诸多的地产商中很少人有如此的耐心,当然这项买卖也让李照基获利巨甚。

但不是那么好复制的,苏祈山敢如此说,无非是湾仔星街的旧楼并楼成功了,给他莫名的信心。

“不是不可以,不过要有足够的耐心,我们在尖沙咀的实力仍然不够强,我也想要打造另一个新太阳广场。”罗齐鸿呵呵笑道。

苏祈山有野心,那是好事,对德合地产公司来说是增加资产的机会。

他记得,在前世的时候,郑裕彤的孙子郑智刚打造了尖沙咀k11商场,让新世界发展公司焕发了生机。

这大规模的并楼不是那么简单的,像湾仔星街的并楼都进行了5、6年之久,才稍有成绩,想要如新太阳广场那般大面积的商场还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收购的。

“那我立刻让人进行调查,物色新的地段。”苏祈山颇为兴奋的说道。

抢下新世界发展公司的项目,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8月初旬。

港府出台了7项打击炒楼措施,包括规定临时订金为楼价的5%、在楼盘登记之时每人只能登记一次和限购一个单位、设立抽签检楼机制等。

然而措施颁布之后,售楼的手续严格化了不少,表面上有所抑制,实际上楼价仍然暴涨,炒楼的风气没有明显的改善。

港府看似出台措施打压炒客和地产商,其实楼价的高涨有3成的功劳归功于港府。港府有近3、4成的财政收入来源于卖地,而且每次都在地产高峰期举行官地拍卖会,让地产商竞价,从中获取大利。

如此作为,香江的地市怎么可能不上涨。

也有3成功劳属于炒客们,房子转手便可以赚一年工资,谁还愿意好好打工赚钱。

剩余的3、4成自然是地产商们的,他们深知饥饿营销的理论,每年只会放出一些单位,不会一次性满足市场的需求,坐等来年的楼价上涨,甚至是有房不卖。

如兆安地产公司旗下持有大量的土地储备,今年计划出售的住宅楼宇只有区区几百万平方尺。

对外是说资金不足,人手不足,开发地皮的能力已经提高到了极致,以此欺骗市民。

当然不止兆安地产一家公司在做,其他公司都是如此。

地市大涨,兆安地产公司下半年的营收账目一定很好看,但港府的动作让他提起了警戒心,有可能出现不愿意看到的一幕。

罗齐鸿却顾不上这些了,在第3日他便带着袁天帆以及一众高层飞到了新加坡。

罗齐鸿家族在新加坡经营了好几年,又是重金投资,已经在此打开了一些局面,如今有了黄庭访家族在香江70年代后期类似的实力。

这是罗齐鸿故意为之,他吸取了过江龙邱德拔进军香江时想要一口吞下会德丰公司的教训,采纳了黄庭访家族徐徐进取的策略,如今已经到了吞下新加坡一些重要产业的时候了。

如此重要的时候他自然要亲自出马,不能假手于人。

新加坡恒安投资公司会议室内。

众多公司高层汇集于此,商议一项重大的收购案。

“杨景连家族第二代掌门人杨天恩在87年去世,其第三子杨至耀接任,成为杨协成集团的董事局主席,至今杨天恩一房独揽大权长达半个世纪,杨天恩在世之时还能压制,杨至耀缺少威望,杨氏成员早已蠢蠢欲动。”

“如今,杨至耀又在高科技养虾,在北美开水果加工厂,收购美国重庆食品公司都损失惨重,杨氏成员对杨至耀的不满已经到了极点,他们正在串联,准备将杨至耀赶下台,也有成员杨至伟、杨至平联系我们,让我们支持他们。”

“而杨至耀为了对付反对派,已经将另外四房成员拉入董事局,同时把其长子杨为添从美国召回,担任销售部主管,听说最近又准备提拔成销售部副经理.”

一个打着领带的高层在介绍着杨景连家族和杨协成集团的情况。

旗下公司所掌握的杨协成集团股权早已转移到恒安投资公司,如今的恒安投资公司是杨协成集团第五大股东,持有6.6%的股权。

而杨氏家族控股公司拥有杨协成集团38.9%股权,其中杨至耀一派占18.3%,对立派占20.6%。

无论与哪一方相比,恒安投资公司都是处于劣势的,唯一的优势便是资金充足。

“我认为此时不宜打草惊蛇,有很多大家族都会在关键时机选择帮家族抵抗外敌,杨景连家族未必例外。如果我们下场收购,激怒杨氏家族,很大可能是被击败,最后便宜了其他人。所以我建议让他们继续内斗,我们选择其中一派支持。”另一高层建议说道。

“那你们觉得支持哪一派最符合我们的利益”罗齐鸿放下文件,面无表情的问道,杨协成集团的资产太丰厚了,他必须拿到手,哪怕上百亿港元的资金。

其实,罗齐鸿不但想要杨协成集团在香江价值百亿的工厂地皮,还很看重杨协成集团的酱油、饮料产业,而且取得了百事可乐公司国际特许经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