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
这让李往矣从何猜起?
但窃取一州文运,终究是大逆之举。
尤其是眼前这位萧公子,还是儒生打扮,窃全州学子文运为一己私有,就更是罪加一等。
岂可夺全州之气运而肥己身,损天下之公理而成吾道?
道祖在《道经》中曰: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萧立春此举,虽然符合人心贪欲之念,但是却与儒门宗旨相悖,就算不清理门户,为鸿洲万千学子计,也要让其将吞下的气运,吐出来。
看到李往矣面色也变得沉凝,萧立春却绽然一笑,道:“开个顽笑,既然是李兄相询,我自然是要说的。”
“李兄所见不错,鸿洲五年来丢失的文运,确实是被我拿走了。”
“而我之所以要这些文道气运,乃是因为我那时刚刚归来,与当前时空相合,与宗也身躯相融,都还有些不适,需要这些文运以作调和。”
李往矣挑眉道:“你归来时需得文运滋养己身,这么说你前一世,也是儒家弟子,或者说是文道中人?”
如果是武夫、剑仙、佛陀、道君再生,自然不需要文运,而是寻其他相应世间气运、因果。
萧立春微笑道:“与聪明之人聊天就是省事,李兄一点就通,若是换了脑瓜不那么灵通的那位文庙老爷,只怕还不知所云,需要我费力解释呢。”
李往矣没有理会他这调侃,问道:“敢问萧兄,前世是哪位文道先圣?末学作为寒山弟子,或曾听闻,乃至顶礼膜拜过。”
说罢萧立春儒衫一荡,流转万千气象,仿佛小院之中,天地之内,都停滞了下来,无风无雨,而他一人独尊。
面容年轻,却显化了强大的圣人法相。
然而让萧立春有些意外的是,面对他显化的可怕圣人法相,对面的青衫书生,却仍旧一派淡定。
只折扇轻点,于身前召唤一个鸿蒙小世界,便抵御住了他的圣人法相威势。
“不愧是寒山李往矣,区区天命九境,竟能演化出鸿蒙世界,抵挡圣人威势,看来你不到闻道境,就已经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看着李往矣面前充满鸿蒙之气的小世界,萧立春神情惊讶,很是赞赏。
随即他便收起了圣人法相,小院内外恢复了正常。
李往矣也收起了鸿蒙小世界。
“难怪李兄明知我为转世的大神通者,还敢入屋坐下喝茶,这是身有倚仗,纵入龙潭亦可安然处之啊。”
萧立春再次微笑开口,态度十分友好,仿佛刚才那威吓之举,根本没有发生过一样。
“先生请喝茶!”
茶颜神女终于煮好了一壶茶,见不再斗法,倒了第一杯,先送给李往矣这位客人。
李往矣接过茶盏,啜饮一口,茶香四溢,侵入心脾,果然是好茶。
“多谢茶颜姑娘!”
“先生客气。”
放下茶盏后,李往矣悠然回复萧立春道:“萧兄过奖了,不过是一点雕虫小技而已,与萧兄逆阴阳、夺天时的转世之术相比,不足挂齿。”
萧立春却是摇头:“不不不,我刚才并非是随口夸赞,乃是诚挚之言,李兄志向未明,却可借由浩然之气,演化出鸿蒙世界,走出了有别于先贤往圣的新路,于儒门求道之途已别开生面,此造化之功也。”
“在我看来,比促成天地封正,帮助烛照洞天回归,还要令人惊奇,真不愧是天下奇才。”
对于这样高妙的夸奖,李往矣心中却十分平静。
他自己知道,他能有今天,靠的是天生神异,能养出一万道浩然之气。
当然,“万气蕴万法,一气一世界”却是他自己悟出来的,不算是完全的贪天之功。
万千鸿蒙小世界,尤其是最重要的【儒世界】,是他自行悟得与造就。
“可惜啊……”
萧立春突然摇了摇头,满脸的惋惜。
李往矣看了一眼外面的风雨,见离停息还早,索性再聊几句:“何来可惜?”
萧立春回道:“李兄如此天下奇才,真真是世所罕见,莫说当代,就是我前一世,也未见有几人可与君比肩,可惜的是生在了儒门。”
“儒门如何?”
“儒门……”萧立春顿了一下,目光深幽地道:“自上古终末一战结束,三教定鼎天下以来,已经过去了一万年。”
“一万年何其之久,但这九洲天下,却无有多少变化,一万年前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今依旧是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整个人间就像是一滩死水,完全停滞了下来,还散发着各种恶臭。”
“李兄觉得,谁应该为此负责?”
这次轮到李往矣默然无言。
许久之后,他才开口道:“这天下,有那么差么?”
萧立春嘴角勾起一抹讥诮,道:“只会比你想象中的还要差,一潭水放了一万年,没有任何变化,没有活水出现,也没有出口去处,你觉得它能好得了么?”
“可是……”
“李兄,你不必质疑我说的人间一万年没有变化之言,我活了两世,见过近万年前的人间,也观察了当今天下五年,没有比我更清楚这两个时代。”
李往矣端起茶盏,轻抿了一口,在这方面,他确实无法与萧立春相比。
放下茶盏后,他问道:“你觉得,儒门该负这个责任?”
萧立春慨然回道:“当然,儒门作为三教百家之首,天下显学第一,统治整个人间天地,除佛道两家那些出家修行的僧侣道士外,上到帝王将相,下到黎民百姓,皆被儒门的三纲五常所奴役。”
“所谓百家争鸣,法、墨、兵、名、医、农、纵横、阴阳诸家加起来,对天下的影响,也敌不过儒家半分。”
“人间变成如今这般腐朽、恶臭模样,自当由儒门负责。”
李往矣觉得对方所言,有些道理,不过身为儒门弟子,还是不免为自家学说辩解一下,道:“儒门力量太强,威势太盛,也不能完全怪它吧,若是其他百家学说能够对其加以制约,也不至于让它成长到这一步。”
萧立春道:“你说的有道理,是应该怪二教百家太弱,无力制衡儒门,可当外域伟力来袭,天倾地陷之时,却不会理会孰是孰非。”
“到得那时,九洲陆沉,人间沦丧,亿万生灵尽成亡魂幽鬼,作为三教百家之首,天下执牛耳者,儒门何以谢罪?”
“李兄刚从烛照洞天归来,进入过仙禁大墟,当清楚我此言并非杞人忧天,曾经三十三重天之一的大赤天,已然覆灭。”